[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以太网以叠加方式承载IP电信网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23071.X | 申请日: | 201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筑华;蒋林涛;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京创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以太网 叠加 方式 承载 ip 电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以太网承载IP电信网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以太网技术实现IP电信网的物理层以及链路层的帧封装,从而将IP电信网的链路层与网络层直接封装入以太网的方法,属于电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电路交换(如TDM)到分组交换(如X.25、FR、ATM、IP)的变迁。分组交换技术以其简单、易扩展,易复用且经济有效,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未来电信网发展的趋势。
以太网(Ethernet)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局域网技术,速率从原来的10Mbps,到现在已经普遍使用1Gbps以及出现的10Gbps等。以太网以其接口简单、连接介质种类多(如同轴缆、双绞线、光纤等)、价格便宜,不同速率之间兼容等特点,使得它不仅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连接技术,而且已扩展至城域网甚至是广域网的领域中。
在现有的分组交换技术中,IP技术由于其具备开放、自由的、无序、分散的特点,以及相关支撑技术(如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太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正是由于其自由、无序、互联互通的设计初衷,使得IP技术存在一些天生的弊端:无序的网络拓扑、不确定的网络行为、不确定的网络传输质量、安全问题、糟糕的网络可管理性。而电信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连通性,还需要为用户提供安全、有服务质量保证的业务;具有良好的运行维护能力,能够准确地掌握、控制、管理网络及业务资源;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等。因此IP技术的自身缺陷严重地阻碍了其成为电信网的核心支撑技术。
IP电信网是发明人在专利号为ZL 200410037641.0的发明专利中提出的新概念。它采用独特的内外双层结构和双地址寻址方式,由位于内层的至少一个复址无连接数据网(简称为PTDN网)和位于外层的多个IP网组成,还包括多个边缘关口设备。IP网通过边缘关口设备与该复址无连接数据网相连接。每个复址无连接数据网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地址映射设备;边缘关口设备通过地址映射设备完成双地址间的映射。复址无连接数据网中的所有设备与边缘关口设备都分配有一个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地址,IP网中的所有设备和上述边缘关口设备都分配有IP地址,IP地址和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保存在地址映射设备内的地址映射表之中,边缘关口设备经认证后与地址映射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在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内部还具有网络管理设备,该网络管理设备同时管理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内的接入层设备、汇聚层设备和核心层设备。
在IP电信网中,从源端发向目的端的IP帧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传输:首先,位于源端的边缘关口设备(简称为ED设备)接收来自IP网的IP分组,并将IP分组中的IP目的地址送到地址映射设备(简称为ADT设备);地址映射设备进行IP网的IP目的地址与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地址之间的地址解析和映射,将获得的目的端ED设备的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地址回送给源端ED设备;源端ED设备根据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地址发送报文到目的端ED设备;目的端ED设备接收到报文,根据目的IP地址向IP网转发报文,从而使IP分组最终到达目的端。
IP电信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体系架构,采用了层次化的网络拓扑,具有确定的通信路径、提供相互隔离的可知、可控的网络资源,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各种类型业务,也可以用于承载其它业务网络,如IP网,ATM网、FR网以及未来的电信网、互联网等其它新兴业务网络。
但是,IP电信网尽管在技术上比现有网络技术优越,能够克服现有分组网络尤其是IP网络的种种弊端,但是能否得到广泛应用,还取决于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网络投资成本等因素。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网络技术如以太网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速该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以太网以叠加方式承载IP电信网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以太网以叠加方式承载IP电信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发送过程中,IP电信网的端设备首先确定出端口,确定出端口的以太网信息,然后按照标准链路层封装来自上层的数据或者链路层用于控制和维护的帧,所述端设备中的以太网发送模块根据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协议类型和净荷数据封装以太网帧,并将所述以太网帧发送出去;
在接收过程中,所述端设备从以太网接口接收到所述以太网帧之后,进行以太网链路层的处理,当所述以太网帧合法后,根据协议类型字段分发所述以太网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京创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京创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3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速驱动轴球笼内轮同心度和等分度的专用量具
- 下一篇:轨道度量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