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驱动系统的特效布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9855.7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庆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8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驱动 系统 特效 布局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驱动系统的布局结构,具体讲是一种大功率驱动系统的特效布局结构。它由大功率IGBT、MOS等器件构成一种特殊布局结构而获得几乎为零的干扰处理,使超强电流与超大功率输出的电机控制器拥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功率电机驱动领域,尤其适用于大功率电动车电机控制器的驱动布局。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的大功率电动车电机控制器驱动布局,普遍采用分离插件立式安装布局结构,其最大问题是:插件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大,驱动电路铜模不紧凑,器件散热效果差,热阻大等。这些弊端,就是造成目前市面上大功率电动车电机控制器可靠性低,使用寿命短,损坏率高的根本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驱动系统的特效布局结构,来消除以上弊端。发热器件采用贴片安装结构,保证器件有足够大的散热面积,提高器件散热效果,降低热阻;大电流铜模相互垂直布局,实现最紧凑的铜模分布;大小电流铜模部件相互远离,实现最低的电磁互相干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铝基板表面敷设一层环氧层,该环氧层上再敷设一层导电铜模,根据系统电路的连接关系再在铜模上实现本发明的特效布局结构。电源滤波器连接在电源负极铜模与电源正极铜模;相回路正供电跳线连接在正供电铜模与相回路正供电铜模之间;正供电电流传感器连接在正供电铜模与电源正极铜模之间;负供电电流传感器连接在负供电铜模与电源负极铜模之间;相回路滤波器连接在负供电铜模与正供电铜模之间;上桥臂部件连接在相回路正供电铜模与输出铜模之间;下桥臂部件连接在输出铜模与相回路负供电铜模之间;系统控制板部件和低电压供电部件布局在电磁干扰最小的最右端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中,1、铝基板,2、环氧层,3、电源负极铜模,4、电源滤波器,5、正供电铜模,6、相回路正供电跳线,7、相回路负供电铜模,8、相回路滤波器,9、相回路正供电铜模,10、上桥臂部件,11、输出铜模,12、下桥臂部件,13、系统控制板部件,14、低电压供电部件,15、正供电电流传感器,16、负供电电流传感器,17、电源正极铜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情况。
在图1和图2中,电源滤波器(4)、相回路滤波器(8)、上桥臂发热部件(10)、下桥臂发热部件(12)用贴片机直接焊接在铝基板铜模上,达到散热面积大、散热均匀、热阻小的目的;正供电铜模(5)、负供电铜模(7)与相回路正供电铜模(9)、采用相互垂直布局,达到最小干扰和最短铜模长度的优化目的;正供电电流传感器(15)、负供电电流传感器(16)、系统控制板部件(13)和低电压供电部件(14)布局在最右端位置,实现最低的电磁互相干扰的设计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庆,未经罗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9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杏黄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葡聚糖包膜保水缓释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