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刷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7245.3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古原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鸿益雨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4 | 分类号: | B60S1/34;B29C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5233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刷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雨刷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般的雨刷架大致呈长条状,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号506365所揭露,雨刷架92顶部形成有一凹穴93可供组装一连接器91,雨刷架92底部则用以供组装刮片(图未示),且考虑结构强度,雨刷架92材质大多为金属材质,也就是说,雨刷架92可能是多个金属材质的组件以卡接的方式组合而成,或板金件一体成型构成。
然而,雨刷架92不论是多个组件组合而成或是一体成型构成,由于其材质为金属的关系,重量会比较重,所以,驱动其位移便需要较大的动力,此外,当其为多个组件组合而成时,组件之间结合的稳固性也会是制造过程需要顾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雨刷架,所欲解决的问题在于重量过重以及需要兼具结构强度与组装稳固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刷架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所制得的雨刷架,可解决前述的问题。
本发明雨刷架用以结合一刮片杆组并且供一雨刷连接器设置,该雨刷架包含一第一架体与一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为埋入射出结合于该第一架体,该第二架体与该第一架体配合界定出一用以供容置该雨刷连接器的容置空间,该刮片杆组结合于该第二架体下方,该第一架体硬度大于该第二架体。
优选的,该第一架体包括两相间隔的侧板,该第二架体结合所述侧板而形成两相间隔的侧壁,所述侧壁配合界定出该容置空间。
优选的,该第一架体还包括两受该第二架体包覆的连接座,每一连接座包括一连接所述侧板的连接板部、一连接该连接板部并且直立延伸的侧板部以及一连接该侧板部并且间隔于该连接板部上方的顶板部,该第二架体包覆每一连接座的部分形成一平行于该侧板部的内侧面以及一平行于该顶板部的顶面,所述内侧面相向,该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内侧面之间。
优选的,每一侧壁具有一顶缘,所述侧壁中,其中一侧壁的顶缘低于另一侧壁的顶缘,两侧壁之间连接一底壁,该底壁形成有一开口。
优选的,该第一架体包括一侧板以及连接该侧板两端的两连接座,该第二架体结合该侧板而形成一侧壁,该第二架体包覆所述连接座而形成两内侧面,该侧壁与所述内侧面配合界定出该容置空间。
优选的,每一侧板设有至少一供该第二架体嵌入的孔洞。
优选的,每一侧板设有多数供该第二架体嵌入的孔洞。
优选的,该第二架体包括一中间段以及连接该中间段的两侧段,该第一架体位于该中间段,所述侧段的断面大致呈倒U型。
优选的,该第二架体结合于所述侧板的部分还形成有至少一位于所述侧板底缘下方的弹性臂。
本发明雨刷架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提供一第一架体。
步骤B:将该第一架体置入一模具内。
步骤C:对该第一架体进行射出成型,使射出的塑料形成一包覆该第一架体的第二架体,该第一架体硬度大于该第二架体,该第二架体与该第一架体配合界定出一用以容置一雨刷连接器的容置空间,该第二架体供一刮片杆组结合于下方。
优选的,本发明雨刷架的制造方法中,该第一架体包括相间隔的两侧板,在该步骤C中,使射出的塑料结合所述侧板而形成相间隔的两侧壁,所述侧壁配合界定出该容置空间。
优选的,该第一架体还包括两连接座,每一连接座包括一连接所述侧板的连接板部、一连接该连接板部并且直立延伸的侧板部以及一连接该侧板部并且间隔于该连接板部的顶板部,在该步骤C中,使射出的塑料包覆每一连接座并且形成一平行于该侧板部的内侧面以及一平行于该顶板部的顶面,所述内侧面相向,该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内侧面之间。
优选的,该第一架体包括一侧板以及连接该侧板两端的两连接座,在该步骤C中,射出的塑料结合该侧板而形成一侧壁,以及包覆所述连接座而形成两内侧面,该侧壁与所述内侧面配合界定出该容置空间。
优选的,每一侧板设有至少一孔洞,在该步骤C中,使射出的塑料流入该孔洞,使成型的该第二架体与该侧板形成结构干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可供与雨刷连接器及刮片杆组结合的雨刷架的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以埋入射出的方式结合,相较于以往的雨刷架,不仅能兼顾雨刷架的结构强度以及构件的结合稳固性,且由于第二架体是塑料材质,所以,也可减轻雨刷架的重量,进而减轻整个雨刷的重量,降低所需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新型公告号506365所揭露的雨刷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鸿益雨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鸿益雨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7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充气泵
- 下一篇:具有分段式带束层结构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