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IN针短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5989.1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秦天魁;庄绪菊;于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H01R13/648;H01R4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1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n 接连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PIN针短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笔记本显示装置中,绝大部分使用类似20454连接器来连接显示屏和主板。而在类似20454的连接器中,每个PIN针的作用及所传输的信号都是标准定义的。在该种连接器中,PIN针面朝上,从左面为第1PIN针,最右面的为第40PIN针。其中的第1O,13,16,19,22,25,28,31,32和33PIN针在信号传输定义中都设计为短接连接器铁壳点,从而实现良好的接地和屏蔽效果。在设计上述PIN针和铁壳短接时,现时的制作工艺是用10根电子线焊接在上述PIN针上,然后拧在一起,之后再用一根电子线连接拧好的线和铁壳实现上述PIN针和铁壳短接。在加工类似20454连接器中,都需要一根接地线连接该连接器铁壳和主板端连接器铁壳。
上述PIN短接和焊接地线加工方式的局限性如下:
1、需要增加电子线成本。
2、需要增加焊接成本。
3、焊接电子线时必须要注意其厚度,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4、用电子线焊接产生的导通电阻过大,产品的屏蔽效果差。
5、在铁壳上焊接电子线容易产生锡点不宜控制。
6、要求铁壳上焊接地线的人工熟练程度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节材高效、提升品质的PIN针短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PIN针短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及安装在其内部的普通PIN针和短接PIN针,其特征是:连接器外壳与长方形铜片相焊接,长方形铜片上与短接PIN针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与相应的短接PIN针相焊接。
该PIN针短接连接器,长方形铜片与连接条为一次性冲压成型一体化相连接。连接器外壳上在靠近第一PIN针位置的下侧设有专门供焊接接地线的接地接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IN针短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PIN针冲压前,先用铜片将短接PIN针进行隔离,冲压时,冲压模具同时将铜片冲压出一体化相连接的长方形铜片与连接条,然后进行塑胶成型,成型后将剩余边角料进行弯折去除,再将长方形铜片与连接器外壳进行焊接,连接条与短接PIN针进行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PIN针短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节约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手工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升了产品传输信号的品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PIN针短接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器外壳,2普通PIN针,3短接PIN针,4长方形铜片,5连接片,6接地接头。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PIN针短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1及安装在其内部的普通PIN针2和短接PIN针3,其特征是:连接器外壳1与长方形铜片4相焊接,长方形铜片4上与短接PIN针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连接条5,连接条5与相应短接PIN针3相焊接。长方形铜片4与连接条5为一次性冲压成型一体化相连接。连接器外壳1上在靠近第一PIN针位置的下侧设有专门供焊接接地线的接地接头6。
该实现上述PIN针短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PIN针冲压前,先用铜片将短接PIN针3进行隔离,冲压时,冲压模具同时将铜片冲压出一体化相连接的长方形铜片4与连接条5,然后进行塑胶成型,成型后将剩余边角料进行弯折去除,再将长方形铜片4与连接器外壳1进行焊接,连接条5与短接PIN针3进行焊接。
该PIN针短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例如20454连接器,PIN针面朝上,从左面为第1PIN针,最右面的为第40PIN针。其中的第10,13,16,19,22,25,28,31,32和33PIN针在信号传输定义中都设计为短接连接器铁壳点,在制造时,冲压时则在长方形铜片4与第10,13,16,19,22,25,28,31,32和33PIN针相对应的位置冲出相应的连接条5,连接条5与各个短接PIN针3一一对应,然后再通过锡焊焊接达到短接的目的,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泓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德州泓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