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块体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4359.2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华;吴永新;吴雅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26 | 分类号: | G01N29/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块体 混凝土 无损 检测 中的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块体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大量的新建混凝土构件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和质量控制,并且大量长期使用的旧混凝土构件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健康检验和加固。但目前对大型或超大型混凝土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中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定位难。简单地说,就是激发源点和接收点的准确位置很难确定,而准确定位在无损检测分析中至关重要。常规的人工划线法定位,非常的费功费时,如果在高空或其它不利的工作环境中更难实现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定位准确,误差一般小于1%的大块体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定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块体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观测系统:在被检测的混凝土构件的两个观测面即激发面和接收面上分别建立激发主测线和接收主测线,并在激发主测线一侧加一条辅助测线,按测量要求设置激发点之间的点距,以及接收点之间的点距,并标记激发点和接收点,然后在激发面上设置坐标原点,确定所有激发点坐标,并实测激发面和接收面之间的距离;
步骤二、确定激发测量方式:采用超声波测量仪进行1点激发1点接收测量,或采用多通道超声波测量仪进行1点激发多点同时接收测量;
步骤三、拾取直达波初至时间:采用人工手动拾取或超声波振幅阀门自动拾取每个接收点对应每个激发点的直达波的初至时间;
步骤四、分析确定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利用偏移距和初至时间进行小区块速度分析,拟合出速度和偏移距的关系曲线,利用该速度和偏移距的关系曲线确定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
步骤五、激发点三点单元计算:以激发点总数按3进行选排列,计算每个接收点对应三个激发点的计算单元种数,并确定每个计算单元中激发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激发点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
步骤六、激发点三点单元优选:按优选原则,选出计算误差最小的激发点三点计算单元;
步骤七、定位:确定接收点的坐标,最后采用平均值法或众值法确定接收点的坐标值,判断是否计算完所有的接收点,计算完则结束计算,未计算完则循环计算下一个接收点的坐标值,直至计算完所有的接收点坐标值为止。
上述步骤七中所述定位包括以下步骤:
a.激发-接收四点计算单元优选:按评价指标值大于50的原则,优选出接收点所对应的所有计算误差最小的四点计算单元;
b.接收点位置计算:按四点坐标计算公式,计算所有优选出的四点计算单元对接收点的坐标;
c.接收点坐标位置确定:采用平均值法或众值法确定接收点的坐标值,判断是否计算完所有的接收点,计算完则结束计算,未计算完则循环计算下一个接收点的坐标值,直至计算完所有的接收点坐标值为止。
上述步骤六中所述激发点三点计算单元的优选原则为:激发点60度原则和接收点等距原则;所述激发点60度原则为三个激发点构成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最小角不小于5度,最大角不大于60度;所述接收点等距原则为选取接收点到三个激发点的距离之间相差不大于1%。
上述评价指标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设:L3≥L2≥L1;L6≥L5≥L2;L6≥L4≥L3;L5≥L4≥L1;
P1=((1-(ABS(L1-L2)/L2+ABS(L1-L3)/L3+ABS(L2-L3)/L3)/3)×100
P2=((1-(ABS(L2-L5)/L5+ABS(L2-L6)/L6+ABS(L5-L6)/L6)/3)×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专用复合肥
- 下一篇:一种防治立枯病的苦瓜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