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03170.1 申请日: 2011-01-10
公开(公告)号: CN102144522A 公开(公告)日: 2011-08-10
发明(设计)人: 赵志江;康东伟;李俊清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23/00 分类号: A01G23/00;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山 地区 大熊猫 主食 恢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亚高山地区植被的恢复方法,尤其涉及不同生境下的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自然干扰(竹子开花、地震、泥石流等)和人为干扰(放牧、采伐、取药、旅游等)的影响,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明显退化,尤其集中体现在竹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等,使得大熊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目前,针对亚高山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恢复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自然封育恢复  其缺点是竹子恢复困难、恢复周期长;(二)人工栽植竹子纯林  其缺点是竹子的生长缓慢、竹子质量差、竹子成活率低。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导致大熊猫栖息地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小、适用于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

实际应用中,根据生境不同,选用模式一和模式二进行恢复,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周期、提高了竹子成活率,且经济价格比较适宜。模式一是在暗针叶林下直接栽种大熊猫主食竹;模式二是在草坡或裸地上将具有不同生态生物学特征的落叶灌木、常绿乔木与大熊猫主食竹进行混交组合栽种。

(1)树种选择:禁止使用外来树种,遵循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

(2)配置方式:两种恢复模式均选择水土保持效果好、稳定性强、空间利用充分的品字形配置。根据各树(竹)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模式二的混交比例灌木∶乔木∶竹子为1∶1∶1。所述模式一中的大熊猫主食竹为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A.Camus)Keng f.)、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Keng f.)、丰实箭竹(Fargesia ferax(Keng)Yi)、少花箭竹(Fargesia pauciflora(Keng)Yi)、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 Yi)、石棉玉山竹(Yushania lineolata Yi)、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 Yi)、青川箭竹(Fargesia rufa Yi)或团竹(Fargesia obliqua Yi)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模式二中的落叶灌木为皂柳(Salix wallichiana Anderss.)或高山柳(Salix taiwanalpina Kimura),常绿乔木为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 Mast.)、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 Rehd.)或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种植密度:根据造林技术规程、立地条件、造林目的确定不同造林树种的株行距及初植密度。模式一的丛行距为2m×3m,种植点数111穴/亩;模式二株行距为3m×2m,种植点数111穴(丛)/亩。

(4)植苗技术:

A、林地清理:林地清理可结合整地同时进行,尽量保留原生植被,清除影响种植穴施工的危石、灌木、杂草等。林地清理时间设计在种植前的0~4个月进行。

B、整地方式:乔木和灌木均采用秋季穴状整地,竹子采用条状或块状整地,并做好排水措施以防止局部大量积水。整地规格为:乔木每穴的长、宽、深分别为50cm×50cm×40cm,灌木每穴长、宽、深分别为30cm×30cm×25cm。

C、造林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造林地块的小生境,乔木和灌木栽种时间为春季;竹类栽种时间为5月或9月,丛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可达到95%以上。

D、植苗要求:常绿乔木树种所选种苗为实生裸根或容器苗,苗龄为1年,苗木规格Ⅰ、Ⅱ级,植前需泥浆浸根、剪根梢;落叶灌木树种为实生裸根或插条,苗龄1年,苗木规格Ⅰ、Ⅱ级,植前泥浆浸根,植前剪根梢,可截干;竹类苗龄为1年,苗木规格Ⅰ、Ⅱ级,保留全部排枝,保证芽眼完好、不伤鞭根、多带宿土,保湿。5-7株丛植,随起随栽,细土壅根,不窝根,覆土踏实,浇水。植穴周边加盖苔藓、枯枝落叶等覆被物,以保证幼苗过冬。

(5)施肥措施:在每年的主要生长期(5月-9月),每亩根施尿素30kg,连施3次,每次配合喷施浓度为80×10-6~100×10-6的α-萘乙酸300kg/亩。持续3年。

(6)工程措施:根据人工植苗造林地块实际需要,适量采用截水沟、筑台、客土、护坡等工程措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3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