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3170.1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4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江;康东伟;李俊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山 地区 大熊猫 主食 恢复 方法 | ||
1.一种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两种恢复模式,模式一是在暗针叶林下直接栽种大熊猫主食竹;模式二是在草坡或裸地上将具有不同生态生物学特征的落叶灌木、常绿乔木与大熊猫主食竹进行混交组合栽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一中的大熊猫主食竹为缺苞箭竹、冷箭竹、华西箭竹、丰实箭竹、少花箭竹、拐棍竹、石棉玉山竹、糙花箭竹、青川箭竹或团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模式二中的落叶灌木为皂柳或高山柳,常绿乔木为紫果云杉、岷江冷杉或粗枝云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竹子栽种采用带状或块状整地,5月或9月丛植,每丛5-7株;乔木和灌木均采用秋季穴状整地,乔木种植穴的长、宽、深分别为50cm×50cm×40cm,灌木种植穴的长、宽、深分别为30cm×30cm×25cm,春季栽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一中竹子采用品字形配置,丛行距为2cm×3m,种植点数111穴/亩;所述模式二中皂柳、云杉、竹子采用品字形配置,株行距为3cm×2m,种植点数111穴/亩,三者混交比例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高山地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态恢复建设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31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