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10KV中间接头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0712.X | 申请日: | 201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5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夏兰;夏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航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H02G15/188;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10 kv 中间 接头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接头的生产工艺,尤其是规定了110KV中间接头的生产流程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中间接头作为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接的装置。通常情况下电缆中间接头有应力锥、屏蔽管、绝缘层及外屏蔽层,应力锥、屏蔽管及外屏蔽层为导电硅橡胶,绝缘层为绝缘硅橡胶,并通过多次注硅橡胶成型;现有的生产工艺是先生产应力锥、屏蔽管及外屏蔽层,然后再是注射绝缘硅橡胶,与应力锥、屏蔽管及外屏蔽层合成一体;此生产工艺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在注射绝缘硅橡胶前应力锥、屏蔽管及外屏蔽层安装在绝缘硅橡胶模具的固定位置,由于外屏蔽层比较薄,且体积大,安装时容易变形,不易装配;注硅橡胶时压力难控制,压力控制不好存在过胶及外屏蔽层被挤压变形的问题,这种工艺虽可以生产,但成品率不高,且工艺参数难控制。
二是现有中间接头的绝缘部分采用的是有色不透明绝缘硅橡胶体,而应力锥、屏蔽管及外屏蔽层采用的是黑色不透明导电硅橡胶体,在注射绝缘硅橡胶时,可能会有体积较大的杂质带到绝缘硅橡胶中,硫化成型后绝缘部分由外屏蔽层包裹,无法直接用肉眼检查,如果绝缘硅橡胶中含有过多的杂质,对橡胶的电气性能有严重的影响,运行时会造成局部放电,影响中间接头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直接击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110KV中间接头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成型的中间接头的绝缘层采用透明绝缘硅橡胶,具有能见度高、便于检验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110KV中间接头,它包括两应力锥、屏蔽管、绝缘层和外屏蔽层,所述的屏蔽管位于两应力锥之间,屏蔽管和两应力锥之间填充绝缘层(3),外屏蔽层包裹在绝缘层的外侧。
一种110KV中间接头的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应力锥和屏蔽管的成型:对应力锥和屏蔽管的模具分别进行预热,然后在模具的腔壁上涂抹离型剂;注入导电硅橡胶,注胶的时间以溢胶口溢出硅橡胶为准;硅橡胶注完成后,对模具进行二次加热直至导电硅橡胶在模具内硫化成型;
(b)、绝缘层的成型:对绝缘层模具和步骤(a)中已经成型好的应力锥、屏蔽管进行预热,在绝缘层模具的型腔壁上涂抹离型剂,将上述应力锥和屏蔽管装配到绝缘层模具里;注入绝缘硅橡胶,在注胶完成以后,对模具进行二次加热直至绝缘硅橡胶在模具内硫化成型;
(c)、外屏蔽层的成型:对外屏蔽层模具及步骤(b)中已经成型好的橡胶件进行预热,在外屏蔽层模具的型腔壁上涂抹离型剂,将上述步骤(b)中已经成型好的橡胶件装配到绝缘层模具里;注入导电硅橡胶,在注胶初期压力为12MP-15MP,注胶时间为6-12min,之后把注胶压力调至18MP-22MP;在注胶完成以后,对模具进行二次加热直至导电硅橡胶在模具内硫化成型;
(d)、三次注胶硫化完成以后,对产品进行二次硫化,橡胶进一步交联,得到成型的中间接头。
本发明的步骤(a)中,对模具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50℃-60℃;注胶过程中的压力控制在12MP-22MP;对模具进行二次加热,温度控制在90℃-120℃,硫化时间根据模具温度和环境温度的高低确定。
本发明的步骤(b)中,对绝缘层模具和步骤(a)中已经成型好的应力锥、屏蔽管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50℃-60℃,然后保温;在注胶完成以后,对模具进行二次加热,温度控制在90℃-120℃。、
本发明的步骤(c)中,对外屏蔽层模具及步骤(b)中已经成型好的橡胶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50℃-60℃。
本发明的步骤(d)中,对产品进行二次硫化是将将步骤(c)中已经成型好的橡胶件放入烘箱内进行加热、二次硫化,硫化温度为200℃。
本发明的绝缘层模具为两应力锥、屏蔽管和绝缘层联接为一体的形状;外屏蔽层模具为两应力锥、屏蔽管、绝缘层和外屏蔽层联接为一体的形状即中间接头整体形状的模具。
本发明的绝缘层采用透明绝缘硅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航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航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0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转换装置
- 下一篇:表现双耗尽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