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70695.0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洪远龄;杉山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B60L11/18;H02J7/00;H02J7/10;H02J7/3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电源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更确切而言,涉及能够通过外部电源对车载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电动车辆中的蓄电装置的充电控制。
背景技术
在通过来自以二次电池为代表的蓄电装置的电力来驱动行驶用电动机的电动机动车或混合动力机动车等电动车辆中,提出了通过车辆外部的电源(以下,也简称为“外部电源”)对车载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结构。以下,将外部电源对蓄电装置的充电也称为“外部充电”。
在电动车辆中,通常搭载有在行驶用电动机的供电中使用的高压的蓄电装置(例如主蓄电池)和在包含控制装置的辅机的供电中使用的低压的蓄电装置(例如辅机蓄电池)这两种蓄电装置。
在日本特开2009-2255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用于在外部充电时兼顾充电效率提高及辅机负载系统的动作确保的结构。具体而言,记载了一种设有基于外部充电的主蓄电池的充电路径的结构,以便于即使在将行驶用电动机30及主蓄电池10之间的继电器150C(系统主继电器)断开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外部充电和辅机负载系统的动作这两者。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9-009417号公报(专利文献2)及日本特开平9-065509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一种用于实现搭载于电动机动车的充电器的小型化的技术。具体而言,能够共用主电池及辅机用电池的充电器,而实现充电器的小型化及成本减少。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55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0094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0655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车辆的结构中,DC/DC转换器60对主蓄电池10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由此能够确保辅机蓄电池70的充电电力,即,确保辅机负载80的消耗电力。
然而,DC/DC转换器60为了确保辅机消耗电力而需要配置比较大的容量的DC/DC转换器。即,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除了外部充电用的充电器(电力转换器110)之外,还需要配置比较大的容量的DC/DC转换器。
在专利文献2、3中,通过共用主电池B1及辅机用电池B2的充电器,而能实现充电器的小型化及成本减少。具体而言,充电器在辅机用电池B2的充电时,以进行与将来自商用交流电源AC的电力转换成主电池B1的充电电力时相反的方向的电力转换的方式动作。然而,辅机用电池B2的充电电压通过利用电压调整电路8对来自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而产生。该电压调整电路8应理解为与专利文献1的DC/DC转换器60同样地,为了确保辅机消耗电力而需要配置比较大的容量的DC/DC转换器。
如此,在专利文献1~3中,需要搭载用于确保辅机消耗电力的比较大的容量的电力转换器(DC/DC转换器),因此在电源装置的小型化及成本减少方面存在极限。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而作出,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搭载有外部充电用的充电装置的电动车辆中,通过将用于确保辅机消耗电力的结构与外部充电用的结构共用,而实现充电装置的小型化及成本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具备主蓄电装置、输出电压比主蓄电装置低的副蓄电装置、充电装置、第一开关。充电装置用于在外部充电时执行第一电力转换,该第一电力转换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转换成主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第一开关连接在充电装置的第一电力转换的通电路径上的规定节点与副蓄电装置之间。第一开关在外部充电时断开。而且,充电装置构成为,在非外部充电时的第一开关接通时执行第二电力转换,该第二电力转换使用第一电力转换的通电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将主蓄电装置的电力转换成副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而向规定节点输出。
优选的是,在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中,在非外部充电时,第一开关的接通及由充电装置进行的第二电力转换根据辅机的动作状态而执行,所述辅机通过来自副蓄电装置的电力而动作。
另外优选的是,电动车辆的电源装置还具备电力转换器,该电力转换器用于在外部充电时将第一电力转换的路径上的电力转换成副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由电力转换器产生的副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小于由充电装置的第二电力转换产生的副蓄电装置的充电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70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