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或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包括草药提取物或其乳酸菌发酵物的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69308.1 申请日: 2010-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3228287A 公开(公告)日: 2013-07-31
发明(设计)人: 马珍烈;郑太皓;林加永;金东善;严永兰;阴贤爱;李载勋;崔圣业;赵炳宪 申请(专利权)人: 韩国韩医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36/484 分类号: A61K36/484;A61K8/97;A61P17/00;A61Q19/00
代理公司: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高瑜;郑霞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预防 治疗 性皮炎 包括 草药 提取物 乳酸菌 发酵 组合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或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组合物,更准确地可被有效地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含有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金银花(Lonicera jabonica)、朝鲜当归(Angelica gigas)、东北土当归(Aralia continentalis)、云木香(Saussurea lappa)、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枣(Zizyphus jujuba)、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朝鲜连翘(Forsythia koreana)、牛蒡子(Arctii Fructus)、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人参、紫草根(Lithospermi Radix)、地榆(Sanguisorbae officinalis)、蛇床子(Cnidium officinale)、北玄参(Scrophularia buergeriana)和虎杖Reynoutria elliptica)的草药混合物的提取物或其乳酸菌发酵液作为活性成分。 

背景技术说明 

特应性是由Cocca首次在1925年描述的皮肤病,其是针对导致皮炎、哮喘或花粉症的食物和吸入性物质的先天性过敏反应。特应性疾病不仅包括特应性皮炎,而且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特异性伴随着过敏反应。显示皮肤病变的特征性形态学和分布的特应性皮炎是慢性或复发性皮炎,其是在具有特应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意思是具有特应性疾病的家族史的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一般地,特应性皮炎始于婴儿期和儿童早期,特别是在约两个月大时。约50%的特应性皮炎始于两周岁之前且大多数特应性皮炎始于5周岁之前。特应性皮炎在成人期显现其初步症状是非常罕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随患者长大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减轻或消失。多于一半的学步期患者在两周岁之前解除症状。0.7% 的人和3~5%的5岁以下的儿童是特应性皮炎患者并且由于环境因素,数目正在逐年增加。 

特应性皮炎从红斑狼疮开始,伴有折磨人的发痒和鳞屑。当其变得更糟时,症状转为伴随有水泡、浆液性渗出物和硬皮的急性症状。特应性皮炎最为典型的症状是严重的瘙痒使得患者禁不住挠出血。发痒和挠痒以及再次发痒的周期重复并使得症状恶化,导致以增厚和皮肤上的皱纹为特征的苔藓样变。大多数临床特征是由挠痒或用力清洗造成的。这种瘙痒在夜晚变得更糟,导致睡眠障碍。最近,特应性皮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增加,这主要归因于空气污染、由于居住环境的变化而增加的暴露于抗原的机会、哺乳的减少以及儿童期传染病的减少等。根据在1995年由KAPARD(韩国儿科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科学院)进行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12~24%的小学生和6~8%的中学生已被诊断为患特应性皮炎。在2000年,在韩国24.9%的小学生和12.8%的中学生已被诊断为患特应性皮炎且甚至在成人中,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增加。 

尚未清楚地了解特应性皮炎实际的病理生理学。只是假定所述疾病归因于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学或非免疫学机制。外因性特应性皮炎通过IgE相关的免疫机制发展。还已报道T细胞介导的初次免疫反应比针对特定过敏原的二次免疫反应更可能涉及。还已经确认IgE的增加与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学的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已认可除了二次免疫反应,初次免疫反应也参与特应性皮炎的发展(Kiyoung Lee,Current Treatment of Allergy,Hanguk EuihakSa,Seoul,2001,第23~52页)。 

考虑了迄今为止已知的特应性皮炎的病因、机制和症状,已经开发出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剂。因此,已开发出天然或合成的免疫抑制剂、抗组胺剂和类固醇等。例如,环孢菌素A、FK506(Tacrolimus;Wasik,等人,Immunopharmacology20:57-61,1990)和SDZ ASM981(Pimecrolimus;Grassberger,等人,Br.J.Dermatology141:264-273,1999)作为免疫抑制剂持续受到关注。然而,用于特应性皮炎的传统治疗剂类固醇和抗组胺剂只可暂时地缓解症状。当长期施用局部(topical)或口服类固醇时,患者的皮肤变薄并引发骨质疏松症。特别地,在儿童患者中,该长期施用导致对 生长的抑制并从而可能引发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如果其变得更糟,则该激素可引发全身症状且如果停止施用,症状恶化,指示针对类固醇的抗性。因此,需要使用在治疗方面有效而具有较少的副作用的天然物质开发新型抗特应性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韩医学研究院,未经韩国韩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9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