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用变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3903.6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7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义基;新田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变速装置 | ||
1.一种摩托车用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是具备输入轴、与该输入轴平行配置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的多个输入侧变速齿轮、及分别与所述输入侧变速齿轮啮合且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多个输出侧变速齿轮,并选择通过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所述输入侧变速齿轮及所述输出侧变速齿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以此变速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
设置于在所述输入轴及所述输出轴中的一方的轴上的所述多个变速齿轮,沿轴向并绕轴固定在该一方的轴上,设置于在所述输入轴及所述输出轴中的另一方的轴上的所述多个变速齿轮,沿轴向固定并绕轴旋转自如地嵌合在该另一方的轴上;
多个爪结合用的滑环绕轴固定并沿轴向滑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另一方的轴上;
在所述滑环上形成有结合孔,在设置于所述另一方的轴上的所述变速齿轮上形成有通过所述滑环的轴向移动能与所述结合孔结合的结合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输出侧变速齿轮及多个输入侧变速齿轮分别配设为随着从轴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行进,变速段位依次变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环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滑动槽;
在所述另一方的轴上或绕轴并沿轴向固定在该另一方的轴上的筒构件上形成有与所述滑环的滑动槽结合的滑动用突起;
所述滑动槽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结合孔在周向上错开的位置上,且滑动槽的径向外端比所述结合孔的径向内端更向径向外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最低速段位用的所述滑环的所述结合孔的周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最高速度段位用的所述滑环的所述结合孔的周向的长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环的轴向端面上,在从所述结合孔的径向内端边缘近旁至径向外端边缘近旁的范围内形成沿轴向以阶梯形状突出的止动用的突出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环的表面上形成有氮化处理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环通过换挡构件沿轴向移动地与换挡凸轮鼓连接;
所述换挡凸轮鼓配置在所述另一方的轴的下方,使从所述另一方的轴落下的润滑油供给至所述换挡凸轮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环通过换挡构件沿轴向移动地与换挡凸轮鼓连接;
所述换挡凸轮鼓配置在所述另一方的轴的上方,使从该换挡凸轮鼓落下的润滑油供给至所述另一方的轴的变速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所述全部的滑环的另一方的轴是所述输出轴。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三个所述换挡构件,该三个所述换挡构件形成为相同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是具备电动马达,来自该电动马达的动力输入至所述输入轴的电动摩托车用变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39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来自传感器的地震数据以衰减噪声
- 下一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