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分离装置和纯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3782.5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5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大泽法喜;北野诚;佐藤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B01D17/00 | 分类号: | B01D17/00;B01D17/025;B01D17/028;B01D17/032;C10K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孔青;李炳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装置 纯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水分离装置和纯化装置。本发明根据2009年12月1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80602号主张优先权,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从混有油的水中分离油和水的油水分离装置。该油水分离装置利用相对于混有油的水流几乎设成直角的多孔板和设在多孔板后部的挡板框的组合,高效率地回收流到海上等水面的油。
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该装置在油水分离槽内设有隔板构件,该隔板构件使流路弯曲变长同时形成使水中产生湍流并变换方向的碰撞部位。在该油水分离装置中,当混有油的水通过上述碰撞部位时,水中产生湍流,并且水的流向被改变。因此,水中的颗粒彼此之间相互碰撞以促进油颗粒或水颗粒的聚集,而油颗粒则附着在隔板构件上变得粗大,其结果,油水由于比重差而分离。
而且,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作为含焦油气体的清洗技术,公开了使用油洗涤器除去重质焦油、使用水洗涤器除去轻质焦油和使用旋风分离器除去颗粒成分的组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677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204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943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难以适用于含有粘度高的油的油混合水。即,在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油水分离装置中,在油混合水的通过流路上存在多个通过面积狭窄的部位。因此,当处理含有粘度高的油的油混合水时,粘度高的油附着在上述狭窄部位使流路堵塞,存在着容易形成功能不全的状态的问题。
由于上述背景,例如象以煤(特别是褐煤)为原料进行改质、生成的气化气体那样,对于含有粘度极高的焦油分(油分)和水分的油混合水使用上述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开发能够适用于含有粘度极高的油分的油混合水的新的油水分离装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清洗技术中,由于焦油或颗粒的除去过程复杂,所以存在着装置构成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设,目的如下。
(1) 提供能够适用于含有粘度较以往高的油分的油混合水的油水分离装置。
(2) 提供油成分的分离构成较以往简单的油水分离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发明提供油水分离装置,该装置具备:油混合水的供给口;流路,其使由供给口供给的油混合水以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垂直的方向。本发明中将与垂直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水平方向”,以下仅记作“水平方向”。)的流动成分成为主流成分的方式流通;上浮油回收口,其设在流路的上部且与流路的始端分离的中途位置;以及沈降油回收口,其设在流路的下部。
本发明的第2发明提供如上述第1发明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供给口设在沿垂直方向以直立姿势支撑的中空圆筒状壳体的中心,流路为自供给口到壳体的部位,上浮油回收口为由在供给口与壳体之间设成同心状的无底圆筒材料和壳体夹持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3发明提供如上述第2发明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具备整流设备,所述整流设备抑制与从供给口流向壳体的油混合水的主流成分不同的偏流成分。
本发明的第4发明提供如上述第1~第3的任一发明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在流路的出口侧设置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将流路沿垂直方向分隔成多段且终端较始端低的区分流路。
本发明的第5发明提供纯化装置,该装置通过从纯化对象气体中至少除去油分来进行纯化,其中具备:喷雾塔,其通过喷水从纯化对象气体中分离纯化对象气体内的至少油分;以及上述第1~第4中的任一发明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从由喷雾塔排出的油混合水中分离油分。
上述纯化装置中,在喷雾塔的后段可以具备从纯化对象气体中再次分离油分的油雾分离器。
在上述各纯化装置中,纯化对象气体可以是以褐煤为原料生成的气化气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油混合水流经流路期间,油混合水中所含的油成分中比重较水大的物质沈降以被流路的下部捕获,而比重较水小的物质上浮以被流路的上部捕获。即,在本发明中,利用油混合水的比重从水中分离油成分。因此,不必象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那样通过狭窄的流路,所以可以从水中分离粘度高的油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3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