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向量DSL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3028.1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P.W.登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20 | 分类号: | H04L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姜冰;朱海煜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向量 dsl | ||
1. 一种用于处理三个或更多输入信号以便沿包括三个或更多导线的多导线线缆进行传送的传送系统,其中所述多导线线缆为每个输入信号包括导线,以及其中所述输入信号之一包括空信号,所述传送系统包括:
导线映射电路,配置成将导线映射码矩阵应用到所述输入信号以便为每个导线生成导线映射的信号,使得每个导线映射的信号包括所述输入信号的所有输入信号的不同组合;以及
传送器,配置成基于对应的导线映射的信号为每个导线生成传送信号,以及通过对应的传送信号来驱动每个导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所述导线映射码矩阵包括傅立叶码矩阵,使得所述导线映射的信号相互正交。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器为每个导线包括:
调制器,配置成调制为对应的导线所生成的导线映射的信号,以便为对应的导线生成传送信号;以及
线路驱动器,配置成通过对应的传送信号来驱动对应的导线。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每个调制器包括配置成为对应的导线生成OFDM传送信号的OFDM调制器。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系统:
其中每个调制器包括配置成为对应的导线生成多载波传送信号的多载波调制器,所述多载波传送信号各自包括多个副载波或副载波组,
其中所述导线映射电路包括多个导线映射单元,以及
其中每个导线映射单元配置成将单元特定导线映射码矩阵应用到来自所述输入信号的每个输入信号的符号,以便为每个导线生成导线映射的信号的分量,一个导线映射单元所生成的每个导线映射的信号分量对应于一个副载波或副载波组,并且包括所有对应的输入符号的不同组合。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所述导线映射电路配置成基于表征所述副载波或副载波组之间串扰的互相关信息来形成所述单元特定导线映射码矩阵。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每个多载波调制器包括OFDM调制器,以及其中每个OFDM调制器配置成从对应于相应导线的导线映射的信号分量来生成OFDM传送信号。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系统:
其中所述输入信号包括M个输入信号,M个导线的每个导线一个输入信号,其中所述M个输入信号的每个信号包括N个OFDM副载波;
其中所述多个导线映射单元包括N个导线映射单元,各自配置成使用对应的单元特定导线映射码矩阵来实现M点离散傅立叶变换;以及
其中所述OFDM调制器包括M个OFDM调制器,各自配置成使用N点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从对应于相应导线的导线映射的信号分量来生成OFDM传送信号。
9.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传送系统,还包括
用于每个输入信号的调制器,其中每个调制器调制对应的输入信号的输入符号以生成调制的信号流;以及
其中所述导线映射电路配置成将所述导线映射码矩阵应用到所调制的信号流,以便为每个导线生成导线映射的信号。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还包括设置处理器,配置成将至少一对传送信号指派到所述多导线线缆中的双绞导线,使得对于每个指派的传送信号对,指派到所述双绞导线的一个导线的传送信号从包含输入信号的导线映射的信号来得到,所述输入信号相对于用于得到相同双绞导线中另一导线上的传送信号的导线映射的信号中包含的相同输入信号是额定同相或额定180°异相的。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所述设置处理器还配置成:
表征沿所述多导线线缆中双绞导线所传送的测试传送信号的传播特性;
评估所述传播特性以确定降低所述多导线线缆所造成的串扰的信号到导线指派;以及
基于所述信号到导线指派,将至少一对传送信号指派到所述多导线线缆中的双绞导线。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中所述设置处理器响应所述多导线线缆中一个或多个导线中的故障,确定新的信号到导线指派,并且基于所述新的信号到导线指派,将至少一个传送信号重新指派到所述多导线线缆中的新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30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