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实现分布式信标发射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2225.1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阿温纳什·贾因;赫曼特·桑帕特;穆罕默德·侯赛因·塔加维纳斯拉巴迪;桑托什·保罗·亚伯拉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2 | 分类号: | H04W4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宋献涛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现 分布式 信标 发射 方法 设备 | ||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09年11月20日申请的题目为“用于实现分布式信标发射的方法和设备(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ISTRIBUTED BEACON TRANSMISSIONS)”的第61/263,241号临时申请案和2010年2月10日申请的题目为“用于实现分布式信标发射的方法和设备(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ISTRIBUTED BEACON TRANSMISSIONS)”的第61/303,081号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以上临时申请案的内容特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通信系统,且更特定来说,涉及支持定向通信网络中的分布式信标发射。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需要的不断增加的带宽要求的问题,正在开发不同的方案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通过共享信道资源进行通信,同时实现高数据吞吐量。多输入或多输出(MIMO)技术代表一种此类方法,其近些年来已涌现为用于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流行的技术。MIMO技术已在若干新兴无线通信标准中采用,例如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IEEE 802.11表示由IEEE 802.11委员会针对短程通信(例如,数十米到几百米)开发的一组无线局域网(WLAN)空中接口标准。例如,802.11ad/ac/a/b/g/n。
大体上,IEEE 802.11标准规定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中央实体,例如接入点(AP)/点协调功能(PCF),其管理不同装置(也称为站(STA))之间的通信。具有中央实体可简化通信协议的设计。此外,虽然能够发射信标信号的任一装置均可充当AP,但为了AP的高效,其可能必须具有到网络中的所有STA的良好链路质量。在其中信号衰减可能相对严重的高频率下,通信可本质上为定向的,且可使用波束成形(例如,波束训练)来增加增益。如此,AP可将以下责任分级以实现高效。AP可具有大的扇区界限(例如,宽导引能力)。AP可具有大的波束成形增益(例如,多个天线)。AP可经安装以使得到网络中的最多区域存在着视线路径,例如天花板上。AP可使用稳态电源用于周期性信标发射和其它管理功能。
移动无线通信装置(WCD)(例如,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等)由于例如成本、功率、形状因数等因素而与传统的AP相比可能具有相比而言减少的能力。举例来说,天线导引能力可受限于小的扇区界限,可用功率可受限,位置可为可变的,等等。即使在这些限制下,也可要求WCD作为AP来工作以形成对等式网络以用于各种目的,例如侧面加载、文件共享等。举例来说,可要求WCD形成其中没有装置可以有效地向所有其它装置进行发射和从所有其它装置进行接收的对等式网络。另外,举例来说,可要求WCD指定分布式装置发现协议,所述协议可允许装置与所关注的对等式网络相关联。
发明内容
下文呈现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此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并非所有所涵盖方面的广泛综述,且既定不识别所有方面的关键或决定性要素,也不描绘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来呈现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所呈现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根据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及其对应揭示内容,结合支持定向通信网络中的分布式信标发射来描述各种方面。根据一个方面,提供用于支持定向通信网络中的分布式信标发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通过第二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与第一网络相关联的网络共享信息和与所述第一设备相关联的特定信息。此外,所述方法可包括通过更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所述网络共享信息以包含与所述第二设备相关联的特定信息来产生第二参考信号。而且,所述方法可包括在经界定的时间发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经界定的时间经选择以最小化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后续发射相关联的任何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