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传送部件的静电成像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49231.1 申请日: 2010-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2597884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W·T·费拉尔;D·S·里毛伊;E·T·米斯金尼斯;D·E·加曼;M·C·扎列茨基;P·M·兰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 伊斯曼柯达公司
主分类号: G03G15/00 分类号: G03G15/00
代理公司: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周玉梅
地址: 美国***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改进 传送 部件 静电 成像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成像的图像再现,并更具体地涉及静电成像装置,所述静电成像装置包括具有脱模油吸收层的传送带(web)。

背景技术

静电成像打印机通过将聚合物色粉颗粒从感光器转移到接收器并使用热和压力将色粉颗粒固定在接收器上而产生图像。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和油来帮助转移颗粒。通常使用硅油作为脱模油,因为硅油是热稳定的且与色粉颗粒及打印机中的其他聚合物不相容;然而不幸的是,在打印时,硅油趋于在整个机器中散布。双面打印会使脱模油散布加剧,因为双面打印在接收器片材(receiver sheet)的两面都涂覆图像。在接收器的一面上涂覆第一图像的过程中提供给接收器的油在向反面涂覆第二图像的过程中在纸张传送带上被送入打印机中,这导致了令人不快的图像人为现象(artifact),如不均匀的密度和光泽上的差异。美国专利No.5,157,445和No.5,512,409给出了应用定影油的细节,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喷墨打印机通过将墨滴喷射到吸墨的接收器上来产生图像。接收器上的无机颗粒的多孔涂层通过例如使墨水更快干燥、降低图像扩散以及产生更均匀的油墨覆盖来改善图像质量。掺入粘合剂聚合物中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铝颗粒被用于纸张上的涂层和洁净塑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片材)上的涂层。较大的颗粒可用于生成纸张基底上的不透明涂层,而较小的颗粒则是粘合剂中透明涂层所需要的,所述粘合剂也合意地为透明且无色的。在例如美国专利No.5,723,211、No.5,605,750、No.5,085,698、No.4,879,166、和No.4,780,356中描述了使用有机聚合物基体中的拟薄水铝石制备的微孔喷墨记录元件,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在电子成像术中也使用相似的材料。Maeyama等人的美国专利No.5,406,364描述了一种通过将无纺布片浸入铝溶胶或硅溶胶的胶体溶液中来制备的带(web)形式的清洁器。还可添加聚(乙烯醇)。该专利教导了多孔颗粒可吸收脱模剂来清洁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污染表面。没有提到透明度,或提到氧化物颗粒的尺寸。该带用于将硅油从转移鼓上移除。在电子成像过程中,涂层不必经受反复的充电和放电,因此不必具有绝缘性能。此外在电子成像过程中材料本身不进行色粉清洁,因此不必具有低表面能。

Watanabe等人的美国专利No.5,903,802使用拟薄水铝石颗粒和二氧化硅颗粒、多孔陶瓷和泡沫金属来清洁转移部件和感光器。脱模剂吸收层布置在电子成像装置的各个部分,如供送通道部件。粒度并不重要,因为该层不必是透明的,且在电子成像过程中涂层也不必经受反复的充电和放电。此外,在电子成像过程中,材料本身不进行色粉清洁,因此不必具有低表面能。

拟薄水铝石涂层也已经应用于电子成像打印中使用的感光器。美国专利No.5,693,442(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描述了将镍金属化的染料掺入拟薄水铝石的罩面层中用作保护感光元件的滤光器(filter)。无机颗粒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粘合剂中的5重量%的金属化染料形成了透明层,该透明层可在电晕充电器下充电并通过暴露于锕系元素辐射而放电。

在美国专利No.7,120,380中公开了拟薄水铝石作为油吸收层,该油吸收层使用氟化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洁助剂。在美国专利No.7,252,873中公开了拟薄水铝石在用于电子成像装置的传送部件中表现出高的摩擦。在美国专利公开No.2007/0196151中公开了拟薄水铝石作为油吸收层,该油吸收层使用蜡涂层作为清洁助剂。在美国专利公开No.2008/0107463中公开了γ-氧化铝作为油吸收层,该油吸收层使用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洁助剂。在美国专利公开No.2009/0052964中公开了γ-氧化铝作为油吸收层,该油吸收层使用氟石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洁助剂。这五件申请全部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本发明提供了对令人不快的图像人为现象的缓解,所述令人不快的图像人为现象例如由于脱模油从成像接收器扩散到再现装置而导致的不均匀密度和光泽差异,特别是在双面打印过程中。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曼柯达公司,未经伊斯曼柯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9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