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修饰的血管活性肠肽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6546.0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H·塞德希;A·特纳;S·达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斯生物制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00 | 分类号: | A61K38/00;A61K38/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柯珂;艾尼瓦尔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饰 血管 活性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美国35U.S.C.第119条第(e)项,本申请要求2009年8月14日提交的第61/234,151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全文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包含血管活性肠肽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具有延长循环半衰期的VIP和受体结合特征不同于未修饰的成熟肽的VIP在内。
以电子版形式递交的文本文件的描述
随此以电子版形式递交的文本文件的内容其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序列表的计算机可读格式拷贝(文件名:PHAS_019_01US_SeqList_ST25.txt,录入时间:2010年8月4日,文件大小44千字节)。
发明背景
血管活性肠肽(VIP)具有包括针对止血、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在内的多种生物学效应。见Delgado等,The Significance of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in Immunomodulation,Pharmacol.Reviews56(2):249-290(2004)。例如,VIP对于血压和肺动脉压以及对于广泛的免疫和炎症病状具有有益效果。VIP有很大潜力作为活性剂来用于肺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关节炎、炎性肠病(IBD)和哮喘,以上仅为部分例子。
VIP有至少两种受体,包括VPAC1和VPAC2。这些受体对于VIP以及相关分子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均有某种程度的结合。两种受体均为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成员。VPAC1的分布区域如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肺脏、小肠和T淋巴细胞。VPAC2可见于,例如,中枢神经系统、胰脏、骨骼肌、心脏、肾脏、脂肪组织、睾丸和胃。
VIP的短暂半衰期使该肽作为药物剂不具现实性。见Pozod等,Tuning immune tolerance with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immune disorders.Peptides 28(9):1833-1846(2007)。事实上,研究表明VIP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小于2分钟(Domschke等,1978,Gut 19:1049-53;Burhol等,1978,Scand J Gastroent 13:807-813)。此外,VIP的多重生物学效应可能令它针对任何特定适应症的开发复杂化。因此需要VIP的修饰版本以使该药剂在治疗上具备现实性,例如,通过延长半衰期和/或设计具有所需受体结合特征的分子。
发明概要
本发明提供了经修饰血管活性肠肽(VIP),以及编码多聚核苷酸和载体,以及包含所述经修饰VIP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制备所述经修饰VIP分子的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经修饰VIP药剂治疗患者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经修饰VIP与未修饰的VIP相比表现出延长的循环半衰期或者体内存留期,和/或类似的受体结合和/或生物学效力,和/或不同的受体结合特征。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经修饰VIP分子和包含所述VIP分子的药物组合物。对所述经修饰VIP分子通过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和/或通过与异源氨基酸序列融合,在其N末端和/或C末端进行了重组或者化学修饰,以此提供较长的循环半衰期或者体内存留期、类似的生物学效力,和/或经修饰的受体结合特征。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起始于N末端组氨酸的28个氨基酸的成熟VIP包含额外的N末端氨基酸,如N末端处单一的氨基酸(如甲硫氨酸)。在这些或者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经修饰VIP如本文所述含有N末端或者C末端的类弹性蛋白肽(ELP)融合蛋白。这类经修饰VIP分子可表现出提高的循环半衰期或者体内存留期,和/或不同的对VPAC2高于对VPAC1的结合优选性。
例如,VIP可同ELP的N末端进行融合(例如,通过重组手段)。天然的成熟VIP的组氨酸可位于其N末端。这类治疗剂与无融合的对应物相比可能需要频率显著降低的给药,例如每周给药约1到7次(例如按日或者按周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斯生物制药公司,未经费斯生物制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