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7350.7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池畑惠里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B60R16/02;H02G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斯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连接 托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托架装配在连接箱主体的表里的同时,使各托架彼此嵌合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
背景技术
图8是表示以往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的一方式的图(参见专利文献1)。
该构造是在合成树脂制的连接箱主体81的外壁的一侧固定合成树脂制的两个托架82、83,在另一侧固定一个托架84,将各托架82~84固定在车辆车身侧的构造。
一侧的各托架82、83具有垂直方向的槽部85和突起,从下方与连接箱主体81的导向肋86和突起87滑动卡合。另一侧的托架84具有水平的槽88和垂直的螺栓插通孔89,在使槽88卡合在连接箱主体81的水平的突出壁90的肋(未图示出)的状态下,由螺栓91紧固固定在突出壁90上。
各托架82~84被各螺栓92固定在车辆车身侧。在连接箱主体81的内部收容配线板等,在连接箱主体81的表面侧的各装配部93插入继电器、保险丝等电气零件、外部线束的连接器,与配线板电气性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13136号公报(图2)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构造中,在由于连接箱主体81内的配线板、各电气零件的数量的增大等使得电气连接箱80的重量增加了的情况下、在将电子控制单元等搭载在连接箱主体81的情况下等,担心仅通过侧部的各托架82~84不能充分抑制车辆行驶中等的电气连接箱80的振动(松旷)。另外,因为连接箱主体81的相对于导向肋86的一侧的两个托架82、83插入方向相同,所以,容易产生因嵌合后的托架82、83的突起和连接箱主体81的突起87之间的垂直方向间隙(超行程)而造成的松动,据此,也担心不能充分抑制电气连接箱80振动时的松动。
本发明鉴于上述方面,以提供一种能够切实地抑制与车辆的振动等相伴的电气连接箱的松旷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为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的特征在于,将一方的托架装配在连接箱主体的一方的宽度宽的面侧,将另一方的托架装配在该连接箱主体的另一方的宽度宽的面侧,同时,使该另一方的托架嵌合卡定在该一方的托架上。
根据上述结构,连接箱主体由两托架在厚度方向夹住并支撑,两托架由螺栓等牢固地固定在车辆车身等的安装侧,据此,两托架之间的连接箱主体的厚度方向的松动被切实地防止。各托架通过沿着连接箱主体的宽度宽的各面,能够恰当设定形状、大小。
有关第二技术方案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记载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中,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连接箱主体,使上述一方的托架朝向上述另一方的宽度宽的面在一方向滑动嵌合,且使上述另一方的托架朝向上述一方的宽度宽的面在与该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嵌合。
根据上述结构,各托架相对于连接箱主体的滑动嵌合松动,即,连接箱主体相对于两托架的厚度方向的一方向以及另一方向的松动被抵消·吸收,连接箱主体的松动被切实地防止。
有关第三技术方案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是在第二技术方案记载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中,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一方的托架的卡定部在上述一方向越过并卡合于上述连接箱主体的第一卡合部,使上述另一方的托架的卡定部在上述相反的方向越过并卡合于该连接箱主体的第二卡合部。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在各托架向连接箱主体滑动嵌合时,一方的托架的卡定部相对于第一卡合部的超行程和另一方的托架的卡定部相对于第二卡合部的超行程在相反的方向产生,因超行程造成的松动被它们抵消吸收,连接箱主体的松动被切实地防止。
有关第四技术方案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是在第三技术方案记载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中,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另一方的托架的第二卡定部在上述相反的方向越过并卡合于上述一方的托架的第二卡合部。
在托架相互滑动嵌合时,一方的托架的卡定部相对于连接箱主体的第一卡合部的超行程和另一方的托架的第二卡定部相对于一方的托架的第二卡合部的超行程在相反的方向产生,因超行程而造成的松动被它们抵消吸收,且另一方的托架的卡定部相对于连接箱主体的第二卡合部的超行程和另一方的托架的第二卡定部相对于一方的托架的第二卡合部的超行程在相同的方向产生,另一方的托架相对于连接箱主体在两个部位被均匀地吸收松动。
有关第五技术方案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是在第四技术方案记载的电气连接箱的托架构造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卡定部侧的部分通过弯曲状的柔性壁的弹性,在与两托架的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被推压在上述一方的托架的上述第二卡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