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酸及聚酰亚胺、它们的制造方法、组合物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9577.9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3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福川健一;冈崎真喜;坂田佳广;藤隐一郎;山下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聚酰亚胺 它们 制造 方法 组合 用途 | ||
1.一种聚酰胺酸,其具有由通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通式(1)中的1,4-双亚甲基环己烷骨架(X)由式(X1)所表示的反式体与式(X2)所表示的顺式体所构成,并且所述反式体与顺式体的含有比为60%≤反式体≤100%、0%≤顺式体≤40%,其中,反式体+顺式体=100%,
通式(1)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4~27的四价基团,且表示脂肪族基团、单环式脂肪族基团、缩合多环式脂肪族基团、单环式芳香族基团、或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基团,或者表示环式脂肪族基团直接或利用交联基而相互连结的非缩合多环式脂肪族基团,或者表示芳香族基团直接或利用交联基而相互连结的非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其中,所述反式体与顺式体的含有比为80%≤反式体≤100%、0%≤顺式体≤20%,其中,反式体+顺式体=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其中,于N-甲基-2-吡咯烷酮溶剂中,在浓度0.5g/dl、35℃条件下测定的对数粘度值为0.1dl/g~3.0dl/g。
4.一种聚酰胺酸清漆,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
5.一种金属层叠体,其通过将由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酸清漆所获得的聚酰亚胺膜与金属箔进行层叠而获得。
6.一种聚酰亚胺,其具有由通式(2)所表示的重复单元,通式(2)中的1,4-双亚甲基环己烷骨架(X)由式(X1)所表示的反式体与式(X2)所表示的顺式体所构成,并且所述反式体与顺式体的含有比为60%≤反式体≤100%、0%≤顺式体≤40%,其中,反式体+顺式体=100%,
通式(2)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4~27的四价基团,且表示脂肪族基团、单环式脂肪族基团、缩合多环式脂肪族基团、单环式芳香族基团、或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基团,或者表示环式脂肪族基团直接或利用交联基而相互连结的非缩合多环式脂肪族基团,或者表示芳香族基团直接或利用交联基而相互连结的非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基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亚胺,其中,所述反式体与顺式体的含有比为80%≤反式体≤100%、0%≤顺式体≤20%,反式体+顺式体=10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亚胺,其中,于对氯苯酚/苯酚=9/1(重量)的混合溶剂中,在浓度0.5g/dl、35℃条件下测定的对数粘度值为0.1dl/g~3.0dl/g。
9.一种聚酰亚胺膜,其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亚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酰亚胺膜,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以上。
11.一种金属层叠体,其是将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酰亚胺膜与金属箔进行层叠而形成。
12.一种聚酰胺酸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的制造方法,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使由式(Y1)所表示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反式体、由式(Y2)所表示的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顺式体及由式(3)所表示的四羧酸二酐进行反应的步骤,并且所述由式(Y1)所表示的反式体与由式(Y2)所表示的顺式体的比率为60%≤反式体≤100%、0%≤顺式体≤40%,其中,反式体+顺式体=100%,
通式(3)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4~27的四价基团,且表示脂肪族基团、单环式脂肪族基团、缩合多环式脂肪族基团、单环式芳香族基团、或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基团,或者表示环式脂肪族基团直接或利用交联基而相互连结的非缩合多环式脂肪族基团,或者表示芳香族基团直接或利用交联基而相互连结的非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基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由式(Y1)所表示的反式体与由式(Y2)所表示的顺式体的比率为80%≤反式体≤100%、0%≤顺式体≤20%。
14.一种聚酰亚胺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权利要求12中所获得的聚酰胺酸进行热酰亚胺化或化学性酰亚胺化的步骤。
15.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亚胺与着色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白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5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透气单元及透气屋顶
- 下一篇: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