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处理装置及其设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5139.5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2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扪垣龙男;小宫强介;岸本哲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B01D61/02;B01D61/14;B01D61/58;B01D65/00;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邹宗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装置 及其 设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被处理水以生成处理水的水处理装置及其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就已知利用过滤膜从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等原水(被处理水)来生成处理水的水处理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过滤膜的水处理装置。就这种水处理装置而言,通常要根据目的性能、占地面积等而进行整体的布局、规格等设计,并在对设施进行施工时,向现场用地内运送物资材料、各种部件等,在现场对其进行组装而完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60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以往的水处理装置需要较大的设置面积,可能会有无法进行设置的情况,因此需要紧凑型的水处理装置。此外,由于过滤膜、槽类等各种设备需要稳定地安装在地上,并且为了连接这些设备需要进行配管,因此现场的施工性较差,施工所需的时间加长且作业负担重。另外,当不需要水处理装置时,由于过滤膜、槽类及配管等的拆卸作业等较为繁琐,因此存在无法容易地进行拆除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装置及其设置方法,能够在狭窄的占地空间上进行设置,并且可以容易地进行施工现场的设置作业及拆除作业。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水处理装置是过滤被处理水以生成处理水的水处理装置,其中,通过装载在可搬运的底座上的包含过滤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的水处理部,处理电导率为250μS/cm且浊度为30NTU的被处理水时,处理水的电导率为10μS/cm以下,底座的每1m2面积所对应的由水处理部处理的处理水的水量为0.7m3/h以上,与以往的单床离子交换树脂塔相比,每单位面积所对应的处理水的处理能力可以得到大幅提高。因此,在处理水的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以往相比,可以实现装置的紧凑化。另外,与以往的水处理装置相比,本发明涉及的水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所需的面积变小。
在本发明涉及的水处理装置中,由于水处理部装载于可搬运的底座上,因此可以事先组装水处理部后搬运到现场。由此,可以提高现场的施工性,能够容易地进行施工现场的设置作业及拆除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容易地进行设置作业及拆除作业,而且可以将不需要的水处理装置容易地挪用到其它的现场,从而可以提高水处理装置的应用性。另外,从过去就已知,在可搬运的底座上设置水处理装置的方式。但是,其大多数用于小规模或临时设施等临时使用的装置上,在大规模且永久使用的情况下,通常较为常见的是在厂房内设置水处理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搬运并且每单位底座面积所对应的水处理能力高,因此可以提供搬运体台数少、不需要设置厂房、大规模且永久的具备可搬运的底座的水处理装置。
在本发明涉及的水处理装置中,优选将经过滤膜组件处理的处理水通过高压泵直接供给到反渗透膜组件。
以往,通过使经过滤膜组件处理的处理水经由中间槽供给到反渗透膜组件来进行了压力控制,而本发明在过滤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之间不设置中间槽等,有助于节约空间,与现有技术的离子交换树脂塔等相比较,易于实现装置整体的紧凑化。
而且,当水处理部收容在可搬运的框体内时,不仅可以抑制噪音泄露到外部,而且还可以防止紫外线对水处理部的损坏。此外,可以谋求对抗风雨、提高装置的美观性。进而,由于水处理部具有过滤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因此例如与砂过滤等相比,可以提高处理水的水质,易于保持水质的稳定。并且,由于通过过滤组件可以抑制反渗透膜组件的堵塞,因此能够谋求稳定的运转。
在本发明涉及的水处理装置中,优选使水处理部具备对过滤膜组件进行反洗的反洗机构。此时,通过定期对过滤膜组件进行反洗,可以提高过滤膜组件的寿命,从而实现装置长期稳定的运转。
在本发明涉及的水处理装置中,优选使水处理部具备向过滤膜组件供给空气洗涤用压缩空气的高压空气供给机构。此时,通过定期对过滤膜组件进行空气清洗,可以提高过滤膜组件的寿命,从而可以实现装置长期稳定的运转。
在本发明涉及的水处理装置中,优选在可搬运的框体内设置作业通路。此时,使装置运转中的维护变得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5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