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最佳路径选择装置、最佳路径选择方法、以及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3102.9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孝雄;吉田笃;石井友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1L21/822;H01L27/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最佳 路径 选择 装置 方法 以及 程序 | ||
1.一种最佳路径选择装置,选择路径,该路径用于将数据经由多个NoC路由器从发送总线主机传输到接收总线主机,所述最佳路径选择装置,包括:
路径信息生成部,生成路径信息,该路径信息表示用于将数据从所述发送总线主机传输到所述接收总线主机的多个路径;
路径异常预测部,在成为监视候补的NoC路由器中,将从同一发送源被传输到同一目的地的流的个数,作为在各个NoC路由器中发生异常的尺度来利用,从而预测在各个NoC路由器中的异常,成为所述监视候补的NoC路由器是对所述路径信息所表示的各个路径分别至少规定有一个的NoC路由器,所述流是一个以上的微片的列;以及
迂回路径选择部,在一个以上的作为监视候补的所述NoC路由器中预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下,从所述路径信息所表示的所述多个路径中排除包含预测到所述异常的所述NoC路由器的路径,选择将数据从所述发送总线主机传输到所述接收总线主机之时要利用的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佳路径选择装置,
所述路径异常预测部,将所述各个NoC路由器中继的流中的、从所述发送总线主机向所述接收总线主机的流以外的流的个数,作为在所述各个NoC路由器中发生异常的尺度来利用,从而预测在所述各个NoC路由器中的所述异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佳路径选择装置,
所述路径异常预测部,将所述各个NoC路由器中继的流中的、与用于接收的网络的传输带相比用于发送的网络的传输带小的流的个数,作为在所述各个NoC路由器中发生异常的尺度来利用,从而预测在所述各个NoC路由器中的所述异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佳路径选择装置,
所述路径异常预测部,包括:
监视频度值记忆部,记忆有监视频度值,该监视频度值表示要对异常发生精度值进行监视的频度,该异常发生精度值表示在作为所述监视候补的所述各个NoC路由器中发生异常的容易度,所述异常包含传输质量的劣化以及负荷的上升;
选择概率值生成部,针对所述各个NoC路由器,生成作为规定的概率值的选择概率值;
监视对象选择部,根据所述监视频度值以及所述选择概率值,从所述各个NoC路由器中选择成为所述异常发生精度值的监视的对象的NoC路由器;
异常发生精度值获得部,从所述监视对象选择部所选择的NoC路由器获得所述异常发生精度值;
异常发生精度值记忆部,记忆获得的所述异常发生精度值;
活性度计算部,利用记忆的所述异常发生精度值计算活性度,该活性度表示所述监视频度值记忆部所记忆的所述监视频度值的有效性;以及
监视频度值更新部,根据所述活性度,更新所述监视频度值记忆部所记忆的所述监视频度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佳路径选择装置,
所述迂回路径选择部,
针对作为所述监视候补的所述各个NoC路由器,决定表示传输质量的传输质量值,
从将包含决定的所述传输质量值所表示的传输质量比预先规定的基准低的NoC路由器的路径进一步排除后的路径中,选择将数据从所述发送总线主机传输到所述接收总线主机之时要利用的路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最佳路径选择装置,
所述迂回路径选择部,
从作为所述监视候补的所述各个NoC路由器,收集表示NoC路由器中的负荷的大小的负荷值,
从将包含收集的所述负荷值所表示的负荷的大小比预先规定的基准小的NoC路由器的路径进一步排除后的路径中,选择将数据从所述发送总线主机传输到所述接收总线主机之时要利用的路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佳路径选择装置,
所述迂回路径选择部,
在一个以上的作为监视候补的所述NoC路由器中预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下,获得表示在预测到所述异常的各个NoC路由器的周围发生的异常的规模的异常发生规模信息,
不将包含获得的所述异常发生规模信息所表示的异常的规模比预先规定的基准小的NoC路由器的路径,从将数据从所述发送总线主机传输到所述接收总线主机之时要利用的所述路径的选择对象中排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佳路径选择装置,
所述最佳路径选择装置被设置在构成半导体系统的所述多个NoC路由器之中的一个或所述发送总线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31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碳纤维织物增强莫来石陶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晶玻璃窑炉流液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