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虾夷扇贝的海底笼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7209.5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8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红;徐东;方建光;高亚平;任黎华;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扇贝 海底 笼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扇贝养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虾夷扇贝的海底笼养装置。
背景技术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属冷水性贝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后,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研究,在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在我国的辽宁、山东等地大面积的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在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的养殖产量达到了15万吨/年。
虾夷扇贝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包括2种:筏式养殖和底播增殖。筏式养殖由于受水温波动及夏季高温的影响,导致虾夷扇贝的死亡率较高,为了减少损失,养殖者通常在夏季高温期到来之前收获,收获时的规格小,价格低,严重的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粗放式底播增殖,是将3cm以上的苗种撒播在海底,播苗的密度通常为8-10个/m2,通过潜水员或拖网的形式采捕。存活率受底质条件及敌害生物(海星等)的影响较大,死亡率高,回捕率低,收获方式成本高。因为底播增养殖对底质条件要求较高,底播区以粗砂为主略为柔软的砂泥底质,水深应大于15m,水温年度变化在0~23℃。受底质条件的限制,虾夷扇贝的底播增养殖规模及发展受阻。为了扩大养殖的规模,增加养殖的收益,亟需养殖设施和养殖技术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虾夷扇贝的海底笼养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养殖方式易受环境影响导致虾夷扇贝的死亡率较高、且收益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虾夷扇贝的海底笼养装置,包括网衣,支撑架,封口管,所述支撑架置于所述网衣内并与其连接以支撑所述网衣,所述封口管用于给所述网衣封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海底笼养装置,采取底播笼养的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筏式养殖和底播增殖的养殖方式,既可以避免筏式养殖受表层水温波动及夏季高温的影响的问题,同时具有收获方便的优势,可以为虾夷扇贝的健康养殖提供一条更为有效的高密度、集约化的海底笼养方式;而且采取网衣,水体流畅,克服了底播增养殖回捕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扇贝成活率,投苗密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控。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连接网衣和支撑架,所述网衣和支撑架通过塑料扎带固定。
又进一步地,所述网衣和支撑架均采用塑料以避免养殖过程中被海水腐蚀。
具体地,所述网衣为长方形网袋,长边边长100~150cm,短边边长50~70cm,网目直径1~3cm,网衣的其中一短边开口,另外三边封口。
进一步地,为了稳固的支撑所述网衣,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L”形的支撑架;
每个所述“L”形的支撑架高10~20cm,拐边边长15~25cm。
为了方便通过塑料扎带将网衣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拐边上各钻孔2个,用以穿过塑料扎带将所述支撑架固定在长方形网衣内部短边的两侧。塑料扎带采用6~8根。
所述支撑架置于网衣内部时三角口相对,以对角线交点呈中心对称分布。支撑架起支撑网衣的作用,增加了网衣立体高度,有利于贝类的张口摄食;同时支撑架角口相对防止扇贝卡入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管采用PV C材料。
所述封口管长60~80cm,管口直径3~5cm,管面开缝2~4mm,用于封住所述宽边的开口。网衣从封口管的一端穿入,原理与封口文件袋类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提高虾夷扇贝海底笼养的回捕率。本实用新型是将虾夷扇贝养殖在底播笼里,笼口封闭,在底播养殖海区海底打桩固定养殖,有效避免了底播虾夷扇贝逃逸、流失现象。回捕方便快捷,只需将底播笼收回即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简单,便于日常管理和回捕操作,显著降低养殖成本。
2、控制底播密度,降低虾夷扇贝底播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养殖装置养殖扇贝,可视海区情况和贝苗规格控制养殖密度,有效防止因播贝不均或受水流影响引起大量扇贝堆积,局部密度过大,死亡率增加的问题。
3、防止敌害生物的捕食,提高成活率。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扇贝装置,可有效的防止敌害生物(如海星、海盘车)对小规格的虾夷扇贝捕食,提高成活率。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底播笼受底质环境条件的限制较低,可有效的利用底层空间,扩大养殖规模;同时,通过沉入底层的养殖模式,可以有效的规避表层水温波动的影响,而且,底层的水温度较低(通常在海洋中,每下降10m,水温可降低1℃),避免了夏季高温对养殖虾夷扇贝的威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7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体中空子弹头式换尾浮漂
- 下一篇:一种用于贝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流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