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压机用闭塞式挤压成形转向节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4588.2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佟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3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动压机用 闭塞 挤压 成形 转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行业,特别涉及一种双动压机用闭塞式挤压成形转向节模具。
背景技术
轿车转向节属于复杂枝杈类零件,是汽车底盘上的关键零部件。它既支撑车体重量,又传递转向力矩和承受前轮刹车制动力矩。转向节的质量对汽车的安全使用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对其机械性能和外形结构要求严格,制造难度大。当前轿车产量的迅猛增长,锻造技术不断发展,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精化毛坯为核心选择合理的变形方式。
该转向节的难点是不能使枝丫尖端部位充分成形,而采用闭塞式挤压成形则具备良好的成形效果。如果不采用闭塞式挤压成形,而是一般的开式模锻成形,则飞边部位有大量废料溢出而造成材料浪费,闭塞式成形则可通过精确下料使材料利用率达95%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本模具制造的转向节锻件在结构上具有如下特点:1.零件中心部分为带孔的锥形凸台;2.有4个片状法兰,厚度为15mm;3.截面基本对称,但变化较剧烈;4.凸台一侧有2个形状类似,长度较长的侧腿。此外,该转向节尺寸精度(未注尺寸公差±0.6mm,最大错位0.7mm),表面质量(表面不允许有叠层、缺料、裂纹、腐蚀等缺陷)要求严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动压机用闭塞式挤压成形转向节模具,能够用于前述转向节的挤压成形,其定位准确,成品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双动压机用闭塞式挤压成形转向节模具,包括上凹模和下凹模,所述上、下凹模之间为用于形成转向节外部轮廓的型腔,所述上、下凹模之间通过导柱和导套配合的结构相连接;所述上凹模的顶部水平设置有上凹模压板,所述上凹模压板的顶部往上依次设置有凸模压板、凸模、和上模板,所述凸模压板、凸模和上模板之间通过垂直设置的拉杆结构相连接,所述上凹模、上凹模压板、凸模压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凸模向下运动的冲槽I,所述凸模的下端与冲槽I配合设置且以上冲头的形式对坯料进行闭式挤压,形成转向节的上内孔;所述下凹模的底面向下水平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底部设置有由推杆和顶杆组成的下冲头结构,所述下凹模和下模板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冲槽II,所述下冲头结构与冲槽II配合设置且以下冲头的形式对坯料进行闭式挤压,形成转向节的下内孔。
进一步,所述凸模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凸模垫板;
进一步,所述凸模垫板的外圆套设有凸模限位圈;
进一步,所述下凹模与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凹模垫板,所述冲槽II通过凹模垫板;
进一步,所述下凹模沿其外圆依次套设有下凹模中圈和下凹模外圈,所述上凹模沿其外圆依次套设有上凹模中圈和上凹模外圈;
进一步,所述上凹模外圈与上凹模压板之间通过螺钉和定位销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转向节模具还包括斜压块,所述上凹模压板的外圆上设置有斜压面,所述斜压块上设置有与斜压面适形的施压面,所述施压面与斜压面配合压紧;
进一步,所述下模板与下凹模外圈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坯料定位准确迅速: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坯料外径与下凹模孔径相同,将坯料直接放入凹模型腔内即可精确定位,克服了传统开式或半闭式模锻坯料无法或不便准确定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完全采用闭塞式锻造工艺成形,转向节锻件无飞边,上下凹模被斜压块压死后,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型腔,从而不会产生飞边,既节约了原材料,又可减少后序清理和机加工的工时;
(3)上下模导向准确无错移,上凹模在拉杆的作用下,下行在凸模与坯料还未接触前,导柱导套就早已自由导入精确导向,通过斜压块再压死凹模形成封闭型腔,从而确保上下凹模不会错位;
(4)上下凹模中均设有可靠的顶件卸料装置,成形完毕后顶件迅速可靠,不会出现转向节卡死在凹模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转向节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向节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4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汽油机油气分离用呼吸器循环系统结构
- 下一篇:流体充填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