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催化发光螺旋型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6769.0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名扬;徐宏伟;王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B82Y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催化 发光 螺旋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材料表面催化发光传感器,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及操作容易、以空气为载气、运行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检测效率及精度高的纳米催化发光螺旋型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纳米材料表面催化发光传感器是将涂有纳米材料的直径为4~7mm电热陶瓷棒置于直径为12~20mm、长度为100~150mm的石英管内,在石英管上斜对角设置有进样口、放空口。在石英管外与纳米材料对应设置有滤光片或光栅、光电信号转换装置(近紫外灵敏光谱测量型微弱发光测量仪、光电倍增管等)。测量时,电热陶瓷棒对纳米材料进行加热,空气泵等进样系统将样品随载气从进样口进入石英管,流经纳米材料表面从放空口排出,纳米材料表面催化所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或光栅去除杂散光后,再经过光电信号转换装置变成适应于微机等数据处理单元的电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现有纳米材料表面催化发光检测器中的纳米材料通常采用三氧化二铝、氧化锌、氧化铁等,用于定量分析乙醇、三甲胺等及食品中激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等,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制造成本低廉(几万元)、选择性强及运行费用少等优点。但是,由于现有传感器只是将纳米材料涂在电热陶瓷棒表面,纳米材料涂层的表面积相对较小,发光效率不高,导致检测效率、分辨率及检测灵敏度等达不到理想程度。特别是当目标分析物的催化发光信号接近(如乙醇和甲醇、醇类和醚类等)时,流经纳米催化材料表面的催化发光信号难以分辨,有时必需改变分析条件才能将信号分开,不但直接影响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而且操作繁琐,增加了分析检测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及操作容易、以空气为载气、运行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检测效率及精度高的纳米催化发光螺旋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纳米催化发光螺旋型传感器,有水平设置的陶瓷管,在陶瓷管内置有加热丝,在陶瓷管外套有螺旋型石英管,螺旋型石英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样口和放空口,在螺旋型石英管内涂有纳米材料并留有透光孔。
在所述螺旋型石英管涂有纳米材料的一侧置有反光板。
所述螺旋型石英管的内径为1~8mm,螺旋直径为10~30mm,长度为20~50mm;所述陶瓷管的直径为5~25mm ,长度为20~50mm。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关键是增加了纳米材料涂层的表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发光效率;同时样品载气的流径死体积大大减小,被测组分与纳米材料表面接触更加充分,在纳米材料上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信号响应时间迅速、信噪比增强,信号谱带变窄(类似尖锐的色谱流出曲线),检测效率、分辨率及检测灵敏度均大大提高。所检测的光信号与被测组分的浓度成相关性,可实现对天然气中硫化氢等(被测组分)含量进行快速、准确检测,克服了用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分析所存在的(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分析时间长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几万元)、操作及制作容易、选择性强、运行费用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检测效率及精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水平设置的陶瓷管1,在陶瓷管1内置有加热丝2,在陶瓷管1外套有螺旋型石英管3,螺旋型石英管3的两端分别为进样口4和放空口5,在螺旋型石英管3内涂有纳米材料6并留有透光孔7。螺旋型石英管3的内径为1~8mm,螺旋直径为10~30mm,长度为20~50mm;所述陶瓷管1的直径为5~25mm ,长度为20~50mm。在所述螺旋型石英管3涂有纳米材料6的一侧置有反光板8。
陶瓷管1、螺旋型石英管3、反光板8均可用支架支撑固定,加热丝2与电极相接。
使用时,在螺旋型石英管3有透光孔7一侧置滤光片或光栅,在滤光片或光栅下置有与微机相连的光电信号转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粒外观检查机
- 下一篇:一种水质毒性的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