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箔式绕组出线铜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044.1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莫志慧;莫国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州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绕组 出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低压箔式绕组的出线铜排。该出线铜排由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两个独立件组成。
背景技术
所谓变压器的箔式绕组,是指由铜/铝箔绕制而成的绕组,在上述铜/铝箔的起头端焊接有起头铜排,在其收尾端焊接有收尾铜排。
现有技术中,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结构相同,包括一铜排本体,该铜排本体为一块实心的等截面的矩形条状板体,它沿铜/铝箔的宽度方向覆于铜/铝箔的端部上焊接固定,且铜排本体的一端延伸作为出线连接端。因为现有的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的铜排本体是实心的等截面的矩形条状板体,整体较为宽厚,耗材量大,而铜材的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使变压器的成本上扬。
本申请人为降低变压器的成本,进行了研究,在现有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上发现一现象: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上流经的电流是呈梯度分布的,即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上越靠出线连接端流过的电流就越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箔式绕组出线铜排结构,以节约铜材,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箔式绕组出线铜排结构,由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组成,所述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均包括一铜排本体,该铜排本体为条状板体,其一端延伸作为出线连接端;所述收尾铜排的铜排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面上设置斜面或台阶面,以此使收尾铜排的铜排本体的宽度从出线连接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上述方案中,为进一步降成本,起头铜排可采用以下结构:起头铜排的铜排本体远离出线连接端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以此使起头铜排的铜排本体靠出线连接端处的截面积比另一端大。较佳是:所述通孔的分布密度由铜排本体上靠出线连接端处向另一端递增。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是:本申请人对现有出线铜排的结构研究分析后发现: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上流经的电流是呈梯度分布的,即起头铜排和收尾铜排上越靠出线连接端流过的电流就越大,而现有的出线铜排为等截面的矩形条状板体,势必造成了浪费。故本申请人即根据此特点改进出线铜排的结构,在收尾铜排的铜排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面上设置斜面或台阶面,以此使收尾铜排的铜排本体宽度从出线连接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以此既保证了收尾铜排的导电性能,又节省了材料,降低成本。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大幅降低成本。譬如,按申请人本厂生产的S11系列630KVA~2500KVA变压器为例,每台可节约铜材5~15kg,按申请人本厂的产量估算一年可节约铜材2~3吨,节约成本13~20万,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起头铜排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左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尾铜排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左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起头铜排;2、收尾铜排;3、铜排本体;4、出线连接端;5、斜面;6、通孔;7、铜/铝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4所示,
一种低压箔式绕组出线铜排结构,由起头铜排1和收尾铜排2组成,所述起头铜排1和收尾铜排1均包括一铜排本体3,该铜排本体3为条状板体,其一端延伸作为出线连接端4。
参见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收尾铜排2的铜排本体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面上设置斜面5,以此使收尾铜排2的铜排本体3的宽度从出线连接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在制作时,可先制作出一块比收尾铜排2的长度稍长的矩形条状板体,然后将在其上沿斜面5的轨迹剖切成两半,从而一并制作出两个收尾铜排2。
当然,在实际中,将斜面5改为台阶面,也是可行的,能达到同样的省材料的效果,只是制作稍麻烦些。
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起头铜排1的铜排本体3远离出线连接端4的部分上开设有多个通孔6,以此使起头铜排1的铜排本体3靠出线连接端4处的截面积比另一端大。此设计是考虑到起头铜排1的一侧面与铜/铝箔7虽要焊接,而另一侧面需要在绕线时抵靠在一阻挡定位件,这两侧面上都不便设置斜面或台阶面,故,现采用在上面开通孔6的方式达到省材料的目的。
如附图1所示,所述通孔6均匀有规律地设置。当然,实际中,所述通孔6的分布密度由铜排本体3上靠出线连接端4处向另一端递增,设计效果会更佳,但同时制作难度会有所增加。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州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州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器身固定装置
- 下一篇:编织机防油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