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有机物料进行炭化处理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3459.3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仁扣;袁金华;王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秸秆 其他 有机 物料 进行 炭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物料炭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有机物料进行炭化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生产中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将它们就地焚烧会污染大气环境,全部直接还田,由于数量太大也不现实,而且返还到田里的大部分有机物将逐渐被微生物分解,并向大气中释放CO2。在厌氧或者绝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料进行热解,可以生成一种类似黑炭的固体物质,一般称之为生物质炭。生物质炭是有机物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它富含K、Ca、Mg和P等农作物所需的养分,而且一般呈碱性,可以用作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的改良剂,可以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入土壤中的生物质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可以增加土壤对碳的固定量,减少农田土壤CO2的排放量。但目前用于制备生物质炭的装置多采用外加热法,这需消耗大量能源,如能利用农业废弃物热解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使其炭化,这将大大降低生物质炭的制备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有机物料进行炭化处理的装置,用于有机物料的炭化,生产出来的生物质炭用于改良土壤酸度和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方案:一种对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有机物料进行炭化处理的装置,包括炉盖、炉体外壳,炭化室,底板,灰口,把手,烟筒,炉门,风机和进风通道,炭化室下部设有炉蓖,炉体外壳与炭化室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风机与进风通道相连,烟筒设于装置上部的两侧,炉盖通过铰链与炉体外壳转动连接,升降器在打开炉盖时起到半机械化的作用,炉盖通过设于炉体外壳上的卡扣闭合,灰口位于炉体的底部,炉门设于灰口上,整个炉体置于底板上,底板下部设有脚轮,把手与底板相连,炉盖的中央设有温度仪。
有益效果:可以将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有机物料进行炭化,炭化的原料不需要粉碎,仅需风干即可。整个炭化过程依靠原料热解过程中自身产生的热量维持,不需要消耗其他能源,运行成本低廉。生产出来的生物质炭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炭化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炉盖;2、铰链;3、升降器;4、外壳;5、炭化室;6、炉蓖;7、底板;8、脚轮;9、灰口;10、把手;11、卡扣;12、温度仪;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炭化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3、烟筒;14、炉门;15、风机;16、进风通道;17、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对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有机物料进行炭化处理的装置,包括炉盖1、炉体外壳4,炭化室5,底板7,灰口9,把手10,烟筒13,炉门14,风机15和进风通道16,炭化室5下部设有炉蓖6,炉体外壳4与炭化室5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17,风机15与进风通道16相连,烟筒13设于装置上部的两侧,炉盖1通过铰链2与炉体外壳4转动连接,升降器3在打开炉盖1时起到半机械化的作用,炉盖1通过设于炉体外壳4上的卡扣11闭合,灰口9位于炉体的底部,炉门14设于灰口9上,整个炉体置于底板7上,底板下部设有脚轮8,把手10与底板7相连,炉盖的中央设有温度仪12。
实施例2:花生秸秆炭的制备
如图1所示,打开炉盖(1),装入农作物秸秆如花生秸秆,边装入边踩实,装满后通过卡扣(11)紧密地将炉盖(1)盖在炉体上;将温度仪(12)通过炉盖中央的小孔插进炉体;打开位于炉体下部的炉门(14),将花生秸秆点燃;关上炉门(14),打开风机(15),通过进风通道(16)对炉子内部的花生秸秆进行鼓风,对物料起到助燃的作用;待炉子上部的烟筒(13)中有大量浓烟冒出的时候,关闭风机,使里边的物料处于自动焖烧状态;通过冒烟的情况和温度仪(12)上显示的数据控制焖烧过程的进行;待烟筒(13)中冒出青烟并且烟气量较少的时候,炭化过程即完成,关闭烟筒(13)、进风通道(16),使炉子冷却到环境温度;待炉子冷却后,打开炉门(14),从灰口(9)出炭。炉子不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把手(10)和炉体底部的脚轮(8)将炉子移动到库房放置。
实施例3:花生壳炭的制备
打开炉盖,在炉蓖上铺一层稻草或小麦秸秆,然后将剥出果仁的花生壳装入炭化室,装满、压实,盖紧炉盖。打开位于炉体下部的炉门,将稻草或小麦秸秆点燃,再引燃花生壳;关上炉门,打开风机,通过进风通道对炉子内部的花生壳进行鼓风,对物料起到助燃的作用;待炉子上部的烟筒中有大量浓烟冒出的时候,关闭风机,使里边的物料处于自动焖烧状态;通过冒烟的情况和温度仪上显示的数据控制焖烧过程的进行;待烟筒中冒出青烟并且烟气量较少的时候,炭化过程即完成,关闭烟筒,使炉子冷却到环境温度;待炉子冷却后,打开炉门,从灰口出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