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机综框弯扭力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3977.7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祝章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综框弯 扭力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机运行状态测量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在线测量喷气织机综框弯扭力状态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对于喷气织机,其开口机构完成的运动是简单的往复直线运动,但动态力和动态力矩很大。使用回综弹簧的凸轮开口系统,惯性力会瞬时升高,克服弹簧约束力时,滚子从动件从凸轮表面上瞬时脱开,跳开和冲击造成综框振动,结果造成综框强振,综框的零部件将受到严重损耗。
在开口机构中,综框在最低位置与最高位置之间作往复运动,综框在最低和最高位置都有一段静止阶段,在升程或降程结束后综框剧烈振动。综框的振动型式复杂,以变扭联合振型为主,因此需要测量综框在几个方向上的受力。
同时,综框的弯扭状态与织机的运行速度有关,织机的运行速度高于综框的临界速度,运行速度处在前几阶临界速度之间,只要速度稍作变动,综框的弯扭力就可以大大减少。因此测量综框弯扭力状态很重要,弯扭力曲线反映了综框的振动和受力,有了弯扭力曲线就能正确了解综框受力状态,从弯扭曲力状态可以清楚知道开口过程的受力是否正常,从而可为织机的更好控制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测量综框的运行弯扭力从而为高速织机的机构设计提供数据、尽可能减少综框运动中多余的扭曲和弯曲的综框弯扭力测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织机综框弯扭力测量装置,它包括安装在综框上横梁的上传感器、安装在下横梁上且与上传感器相对称设置的下传感器、与上下传感器输出端相连接的信号处理器以及与信号处理器输出端相连接的用于显示扭力大小的示波器,所述的上下传感器包括基体、粘贴在基体外侧面上的应变片组、一端插设在基体内另一端插设在横梁内的塞块,所述的基体包括两相面对的框板、与两框板内侧面相固定连接的上下连接筋,所述的上下连接筋与基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的塞块一端位于空腔内;所述的上横梁与下横梁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相应传感器框板的振动变形,框板的振动变形使得粘贴在其上的应变片组伸长或缩短,并输出电信号至信号处理器,所述的信号处理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示波器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传感器上的应变片组包括横向粘贴在位于上连接筋上方的其中一框板外侧面上的第一应变片组、竖向粘贴在同一框板外侧面中部的第二应变片组,所述的下传感器的应变片组与上传感器的应变片组相对称设置。
所述的塞块端部伸入基体空腔内的宽度占空腔整个宽度的1/3~1/2,所述的竖向第二应变片组粘贴在余下空腔对应的框板上。
所述的第一应变片组距离其框板上边缘为8~12毫米,第一应变片组与第二应变片组距离其框板的右边缘为6~10毫米。最佳地,所述的第一应变片组距离其框板上边缘为10毫米,第一应变片组与第二应变片组距离其框板的右边缘为8毫米。
每个所述的应变片组由四个电阻应变片分两列相平行设置而成桥式电路。
所述传感器的基体形状与横梁的形状相同,即传感器的基体可由横梁改制而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应变片原理,将带有应变片的传感基体安装在织机综框的横梁上,在横梁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传感基体,使得基体产生变形,进而引起应变片的伸长或缩短,从而应变片产生电信号输出,通过采集并处理应变片输出信号,可得到综框的弯扭力曲线,有了弯扭力曲线就能正确了解综框受力状态,从弯扭曲力状态可以清楚知道开口过程的受力是否正常,为高速织机的机构设计提供数据,调整工艺参数,尽可能减少综框运动中多余的扭曲和弯曲。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的综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传感器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传感器正视图;
附图4为附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传感器正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综框弯扭力测量装置电原理框图;
其中:1、上传感器;11、基体;111、框板;112、上连接筋;113、下连接筋;114、空腔;12、应变片组;121、第一应变片组;122、第二应变片组;13、塞块;
2、下传感器;21、基体; 22、应变片组;221、第一应变片组;222、第二应变片组;23、塞块;
3、信号处理器;4、示波器;10、上横梁;20、下横梁;30、左侧档;40、右侧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