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棒及碳棒提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3528.4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7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泉;孙宝云;赵宇亮;赵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7/06 | 分类号: | H05B7/06;C01B3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棒 提供 装置 | ||
1.一种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棒的第一端具有凸部,所述碳棒的第二端具有与所述凸部相匹配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长度占所述碳棒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具有多个凸部,所述第二端具有多个凹槽与所述多个凸部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圆柱、圆台、立方体、直棱柱或正四棱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包括横截面积渐大的导引部和横截面积不变的支撑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的轴截面为梯形或抛物线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长度占所述碳棒总长度的八分之一。
8.一种碳棒提供装置,用于向合成炉提供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棒提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合成炉内的碳棒支撑管道、设置于所述合成炉外的输送装置及设置于所述合成炉外与所述碳棒支撑管道连通的辅助通道,所述输送装置经所述辅助通道输送所述碳棒至所述碳棒支撑管道内,在前的所述碳棒与在后的所述碳棒通过凹槽与凸部相连接,使得在前的所述碳棒的后端被所述在后的碳棒的前端所支撑而被推进以伸出于所述碳棒支撑管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棒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为电机驱动的推杆,所述推杆的直径等于所述碳棒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5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场航站楼照明节能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多级输出自适应感应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