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膜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8197.5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朱建琴;郦向宇;蔡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深蓝轻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1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水膜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生产车间产生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粉尘,而目前通常采用喷淋管喷水与空气接触来去除杂质,难以到达充分净化空气的目的,直接排放对环境存在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膜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喷雾和喷淋双层水膜净化空气,使得水与空气充分接触,空气净化程度高,达到排放标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水膜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为一中空的罐体,上部开有抽风口,所述的抽风口与一风机连接,所述的主体下部开有进风口,处于进风口上方的主体内设有喷雾管,所述的喷雾管上方设有过滤层,所述的过滤层上方装有喷淋管,所述的抽风口位于喷淋管的上方。
空气由进风口自下而上进入主体,首先与喷雾管所雾化的水膜充分接触,大部分杂质进入水中,然后继续向上经过滤层过滤掉部分杂质,继而与喷淋管所产生的水膜接触,剩余杂质进入水中,最后过滤后的新鲜空气通过风机经抽风口排出主体,并且过滤层将喷雾层和喷淋层相隔开,使两者的净化效果互不影响,达到气态和液态双相水净化空气作用,使得水与空气充分接触,空气净化程度高,对环境影响小。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
所述主体底部侧壁分别设有排水口和清污口,净化空气的水通过排水口排出主体,堆积在主体底部的杂质污泥,则由清污口定时进行清理。
所述的主体侧壁设置一连通主体内部的液位计,随时观测主体内的水位情况,进行实时调控。
所述的抽风口位于主体的顶部,抽风效果好,空气的行走路线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喷雾和喷淋双层水膜净化空气,使得水与空气充分接触,空气净化程度高,对环境影响小;过滤层将喷雾层和喷淋层相隔开,使两者的净化效果互不影响,达到极佳双层净化空气作用;并且可快速读取主体内的水位情况,进行实时调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2-喷雾管、3-过滤层、4-喷淋管、5-抽风口、6-排水口、7-液位计、8-清污口、9-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水膜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体9,所述的主体9为一中空的罐体,上部开有抽风口5,所述的抽风口5与一风机连接,所述的主体9下部开有进风口1,空气由进风口1自下而上进入主体9,首先与喷雾管2所雾化的水膜充分接触,大部分杂质进入水中,然后继续向上经过滤层3过滤掉部分杂质,继而与喷淋管4所产生的水膜接触,剩余杂质进入水中,最后过滤后的新鲜空气由抽风口5排出主体9。水膜吸收杂质后产生的污水沉积在主体9底部,由设置在略高于主体9底座处的排水口6流出主体9,而堆积在主体9底部的杂质污泥,则由清污口8定时进行清理。另外,主体9侧面设置一连通主体9内部的液位计7可随时观测主体9内的水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深蓝轻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深蓝轻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集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锅炉用流体空吸净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