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固定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3505.7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韩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周建秋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管线固定件。
背景技术
汽车的部分管路和全部的线束,大多数情况下都通过使用汽车专用的带有卡脚的扎带或者线束卡子将管路、线束固定在布置路径周围的零件表面上。固定管线的扎带或者线束卡子的卡脚,需要卡在用来固定管线的零件表面的对应的孔位里,从而实现对管线的固定,以约束其自由移动,所以在汽车机舱、门钣金等地方都设置有专门用来固定管线的孔。
但是,在汽车管路和线束的布置过程中,很多需要布置管线的零件表面不易开孔,甚至不能开孔,例如,地板钣金为防止漏水和漏灰尘就不便直接开孔,顶棚钣金为防止漏雨和漏风也不能开孔,喷淋管在机舱盖内侧的固定也不方便,所以,孔位不足和不能开孔限制了管线的布置和固定。因此,汽车上亟需一种简单又方便的管线固定件,以实现管线方便快捷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固定件,该管线固定件能够方便快捷地固定管线,避免了开孔的限制,并且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固定件,其中,该管线固定件包括主体,该主体上具有通孔,且该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粘贴层。
优选地,所述通孔平行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底板和位于该底板的上表面上的凸台,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凸台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孔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孔紧贴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多个且彼此相交。
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平行于所述底板设置且彼此十字相交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凸台为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管线固定件左右对称并且前后对称。
优选地,所述粘贴层为3M双面胶或汽车压敏双面胶。
优选地,所述管线固定件包括扎带,该扎带穿过所述通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管线固定件的主体可以利用粘贴层,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需要布置管线的零件表面,因此只需要零件的表面具有一个较小的平面,以供管线固定件粘贴。然后,由于管线固定件的主体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从而利用绳索、带、链等捆绑物穿过通孔,将需要布置的管线固定在零件表面,达到固定的作用。通过该管线固定件可以及时、方便地布置管线,也不需要在零件上开孔或者预设孔,从而简化了操作和设计。另外,该管线固定件还可以根据管线的长度、直径、重量和零件表面的面积、材料等具体安装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粘贴面积的管线固定件,或者在不同的间隔距离设置该管线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固定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固定件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固定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固定件固定管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固定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 2 通孔
3 粘贴层 4 底板
5 凸台 6 第一通孔
7 第二通孔 8 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图2中的上方、下方、左边、右边,“前、后”通常是指图4中的前面和后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管线固定件,其中,该管线固定件包括主体1,该主体1上具有通孔2,且该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粘贴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螺旋消音管
- 下一篇:一种货架的配线放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