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料干燥滚筒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35872.2 | 申请日: | 201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瑞博远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05 | 分类号: | E01C19/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6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料 干燥 滚筒 | ||
技术领域
这项发明是针对沥青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石料干燥滚筒的一项创新发明。这种新型的干燥滚筒主要应用于烘干铣刨后回收的沥青混凝土与新的砂石料的混合物,同时也可用于烘干全新的砂石料。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石料干燥滚筒的技术是一个旋转的圆柱型滚筒,沿轴向稍微的倾斜,被烘干的新的砂石料由一端进入,在圆柱形滚筒内有一火焰加热器对石料进行加热,加热的石料在随着干燥滚筒的旋转,逆火焰方向,向前流动,直到另一端的出口。一般情况下,新的砂石料从滚筒的一端进入,加热器安装在滚筒的另一端。当需要在新的砂石料中添加从路面铣刨下来的旧料时,则需要在滚筒的中间添加一个环状的添加装置,将铣刨料加入滚筒内。这样就的铣刨料与已经加热到很高温度的新的砂石料在滚筒的中部混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a.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方面的问题;b.铣刨的旧料添加量低:c.滚筒出口处容易结块,堵塞;d.无法将烘干后的混合料再次分选;e.烘干后的混合料含水量仍然很高以及由于堵塞,结块等问题而产生的很高的维修费用等。
此外,由于通过在干燥滚筒滚轮处接入另一个输送口而引起了冷空气被吸入,降低了效率。这个接入装置破坏了滚筒密封性,因此只能够允许很低比例的铣刨旧料被干燥,烘干后混合物中残留的湿度比例还是很高的,烘干效果不好。在目前知名的设备中;可以做到的正常值,例如铣刨回收料干燥添加的最大值在20%左右,湿度遗留平均残值在70%左右。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目的是通过新型设计的干燥滚筒,彻底解决现有滚筒所存在的无法提高铣刨旧料的添加量,以及烘干效果不好等问题。
这项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石料干燥滚筒的内部,添加一个空心圆柱体且与干燥滚筒同轴的装置。燃烧器的火焰直接进入到这个装置里面。这个装置在滚筒里面起到了燃烧室的作用。
这种新型的干燥滚筒的有益效果是: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气的排放;提高了铣刨旧料的添加量;烘干后的混合料中的水分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可以重新进行分选;设备的维修量及维修费用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体现本发明中干燥滚筒的正视图
-图2体现图1的剖面图
-图3体现在图2中干燥滚筒柱体延长线III-III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以上提到的图,图1体现的是干燥器的整体结构,整体用数字1来标注,包含一个圆柱体2,它倾斜安装在支架上,并由滚轮3,4支撑,动力部分5,采用有优势的齿轮齿圈方式来传动。
在圆柱体接近顶部的位置由传送带6将需要烘干的料送入入口7。一个很有优势的特点:当需要添加铣刨回收的旧料时,旧料与新的砂石料一同从滚筒入口加入滚筒。为达到这样的目的,由喂料器8,9根据设定计量将新砂石料以及铣刨回收料放到输皮带上(这些众所周之的技术就不做详细的描述了,例如料仓的输送量由电气控制系统来控制完成的),所有的砂石料在加热前就在进口这个区域得到充分混合。(也可以增加一套预混合的装置。)
在图2中可以更好的看到,在干燥滚筒2的另一端有一个固定燃烧器10,燃烧器火焰在滚筒内向轴向喷射,在燃烧器前端是圆柱形且空心的单元20,它是与干燥滚筒2同轴的,燃烧器的火焰沿着轴进入单元20。一个有优势的特点:这个单元20制作是由耐火砖为材料制成,燃烧器的火焰与单元20形成了一个圆柱形燃烧室26,这样燃烧器与燃烧室26就形成了一个燃烧室,事实证明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干燥滚筒的工作效率。
燃烧器和圆柱形单元之间距离的设定(也依据火焰的长度尺寸)原则是要在内部产生文氏效应,目的是要让在外围燃烧产生的烟气返回进入到圆柱体后端内部,这样可以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
需要加热的原材料是干燥滚筒的温度最低的区域逐渐向最热区域移动,最终从位于干燥滚筒底部的卸料口21进行卸料。
一个有优势的特点是:干燥滚筒内部设计合理,在其内侧表面上,有一些装置可以让被烘干的原材料进行反复的循环混合,这些装置在圆柱体轴向的不同长度的区域内形状也是不同的,这些区域的温度也将由于距离燃烧器越来越近从干燥滚筒进口处到末端逐渐升高。
在第一个区域里面,也就是进口22的位置,铣刨回收料和新砂石料被干燥滚筒内安装的刮板推动产生螺旋运动,从而达到充分混合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瑞博远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思瑞博远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5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