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管道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2457.1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春;能昌信;刘玉强;岳波;王琪;黄启飞;马彪;秦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埋场 渗滤 液导排 管道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管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填埋场尽快稳定和降低渗滤液对防渗系统的破坏,填埋场底部设置了渗滤液导排系统,以便于场内产生的渗滤液尽快导出填埋库区。然管道长期适用会出现管道内壁小孔堵塞,严重时管道堵塞的情况,所以定期进行管道内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管道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管道检测装置,主要包括:
一环形激光器与一摄像头固定在一可移动工作台上,摄像头采集的数据通过缆线连接至图像采集卡;
图像采集卡连接于PC机PCI插槽处,通过PC机处理采集的图像数据;
可移动工作台安装有车轮,该车轮由内置的电动机驱动;
可移动工作台设有内置的工作电源;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PC机连接,控制可移动工作台运行;
拍摄的图像通过拖缆线连接上位机。
所述的装置,其中摄像头为针孔摄像头。
所述的装置,其中可移动工作台上部安装一支撑杆,支撑杆上安装一支撑轮,支撑轮连接一支撑弹簧。
所述的装置,其中内置的工作电源经过防水处理。
所述的装置,其中可移动工作台的拖缆线为十线制,并在拖缆线内添 加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管道检测装置,可以方便地在垃圾填埋场的导排管道中采集图像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管道内壁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软件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激光成像原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工作台的侧视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工作台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图像采集与处理来展开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采集与出合理的方法来,以及用于上述方法所需的检测设备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环形激光成像原理来实现图像处理及检测目的。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为一可移动工作台(也可以称之为管道机器人),可移动工作台包括车体1,该车体1可为长方体车体,该车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两个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2(请参阅图3a和图3b)。车体1上还安装有驱动车轮2转动的电动机和提供工作的内置电源(电动机和内置电源的设置为公知技术,图中未标出)驱动,使车体1同时前进与后退。在车体1的前端安装的一个针孔摄像头4和一个环形激光器5。将可移动工作台放置于管道7内行进,利用带有的激光器与摄像头摄取管道内部环境图像,并传输给上位机。
车体上部支撑轮3连接一支撑弹簧6,支撑弹簧6与支撑杆8的中上部位置相连,支撑杆8末端连接支撑轮3,支撑轮为从动轮。车体内部靠上部分安装一驱动电机,在驱动摩擦力不够的情况下,驱动该电机,以使支撑弹簧6伸展开来,促使支撑杆8向上抬起,使末端支撑轮3顶住管道7顶部上方,支撑弹簧6伸展得越开,所获得的摩擦力越大(该部分为公 知技术,不作详细介绍)。
所有三个电机都受控于PLC,而PLC又由上位机组态软件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PLC还实现采集缆线上标示出行进的刻度,并返回给组态软件,组态软件结合行进刻度与图像处理的结果综合模拟出管道内部环境的3D图像。
本实用新型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管道内,控制可移动工作台行进到管道7内部,并运用可移动工作台上装有的环形激光器与摄像头拍摄管道内图像,将拍摄的图像通过缆线传出给上位机;上位机接收图像数据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图像;将处理的结果送给组态软件,组态软件可根据处理结果和拍摄的图像控制PLC,间接控制机器人的行进方式与状态。
同时在缆线上标示出行进的刻度,并通过PLC采集返回给组态软件,组态软件结合行进刻度与图像处理的结果综合模拟出管道内部环境的3D图像。
通过上述采集出来的图像数据,进行如下分析:
·设定判断参数:有、无障碍物分别对应的高度界定范围。
·根据采集来的图像进行判断;
·如果判断出有障碍物,在示意图中标示出障碍物的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并通过图像记录及识别系统记录下来。
·利用可移动工作台控制系统计算可移动工作台进入管道内的距离。
·把可移动工作台行进的距离数据同障碍物的在某处的具体位置链接起来存入历史数据中。
·多个上述链接数据连接起来形成3D图像,并对管道内部环境模拟复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2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