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巧背携式联合收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8079.1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文育 |
主分类号: | A01D41/00 | 分类号: | A01D41/00;A01D41/12;A01D57/00;A01D57/02;A01D34/404;A01F7/02;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3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巧 背携式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是一种收割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用的联合收割机,确切地说一种能背在劳动者自己的后背上,在作物田中边行走边操作边联合收割的微型收割机,具体地说是一种轻巧背携式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收割机都是大、中型高度机械化的生产装备,具有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的突出优点,适于在平坝地区大的农田范围内进行规模化收割作业;然而,在非平坝地区,特别是丘陵和山区坡地小而分散,水、旱农田地块地势不平且路况较差,受地形、种植面积、经济方面因素的限制,大、中型高度机械化的生产力就失去了作用;在这种地区,农田收割不得不靠手持镰刀的人工来进行,劳动强度大,收割效率低。目前使用的小型稻麦收割机一些小型收割机,机构也比较复杂,自身体积还是较大、笨重,田间转移尤其困难,对于一些路况地势要求也限制了收割机的使用,或者是无法使用,或者使用不灵活等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别于现有的联合收割机技术应用,其重要区别在于现有公知的联合形式的收割机需要接触农田地,需要复杂技术结构,需要付出相当的动力源用于自重行走,需要大的农田范围内进行;而本发明目的是用于劳动者可以将其背在后背上,在各种水、旱农田中自由行走收割,可以单独或人工配合辅助操作,任意边行走边操作可以收割谷穗的轻巧背携式联合收割机。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优选方案一,一种轻巧背携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谷穗通过主切割器的切割,经过拨禾装置和螺旋绞龙的组合,把谷穗传输至输送道内布置的链条和输送板,谷穗由链条和输送板输送一至可活动的喂入斗,喂入斗又与脱粒滚筒相连接,并且在脱粒滚筒内进行谷穗分离,脱粒滚筒下端包括一凹形清选筛网和一脱粒储存仓,在脱粒滚筒的筒壁外和脱粒储存仓壳体外面上,安装有一背板,一背垫,和背带。
上述收割机,脱粒滚筒内置包括一主转轴,主转轴一端布置一风扇和皮带轮,通过皮带轮、皮带连接至发动机动力源输出轴,述述主转轴布置在于脱粒滚筒两端圆形端面的轴承上,主转轴两端包括安装有轮盘,两端轮盘上至少由两柱横杆相接壤,并且在横杆上布置有梳脱绞钉,形成横杆和梳脱绞钉在脱粒滚筒圈内做圆周旋转,另外,风扇相邻脱粒滚筒壁上设计一处排草口。
上述中,主转轴的一端是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制作为成长方形输送壳体,壳体内分为上下两处输送道并联为一体,输送道两端是布置链轮,一端是主转轴链轮,一端是绞龙链轮,两端链轮和上下输送道内是安置一循环链条,链条上适当距离通过紧固螺件安装有若干输送板,所述输送壳体外适当的位置还包括安装有一把手。
本方案中,脱粒滚筒的主转轴一端连接输送装置和喂入斗的之间,是可以灵活上下调节,输送装置的另一端接壤螺旋绞龙部件同时设计为可以灵活上下调节,螺旋绞龙相连接的拨禾装置和切割器,随时调整谷穗切割的位置,通常的情况下,只需要调整切割至谷穗尾端带有谷粒相应的部分即可,此种切割方式可以很大地减少禾草喂入量,可以有效提高谷穗分离,增加收割速度。
上述中,脱粒滚筒下端是一清选筛网和脱粒储存仓,当梳脱绞钉沿一方向旋转进行谷穗分离时,直接利用背负便利条件,上下距离的落差,谷粒直接掉落在于脱粒储存仓内,禾草杆屑是通过风扇和排草口直接分离出来。
方案二,根据方案一所述一种轻巧背携式联合收割机,必要时,选择连接至副切割器,副切割器是安装在于拨禾装置的下端,由于方案一所述只需要调整切割至谷穗尾端带有谷粒相应的部分,但是,还有一部分禾草未切割,这时可以选择副切割器进行切割,进一步完善收割作业。
再者,本发明中的动力传递系统,是连冠性互相接壤,按排列是发动机动力源→主转轴→链轮→链条→链轮→螺旋绞龙→拨禾装置→主切割器→副切割器,由于在各自旋转部件中所需要的旋转速度和动作的不同,为了改变不同的旋转速度,本发明直接采用皮带和制作成适合皮带轮大小规格来调整旋转速度,可以看出这种直接连冠性的方式与传统相比是减少一部分不必要传动系统的构件。
同时又可以看出,主切割器和副切割器即配合又分工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可以简化了系统结构,同时很大提高了收割速度,当然,还包括其它的一些细节结构,如,不受农田的任何限制,可自由收割,不需在艰难的淤泥进行。
特别是,现有一些小型联合收割机行走的部件都免不了在淤泥中打滑和艰难前行,所付出的动力源是可想而知的,这一问题在本发明中完全可以迎刃而解,从本发明结构布置中还可以看出,与传统联合收割机相比不但节省了一部分动作和部件结构,这也是本课题重要区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文育,未经戴文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8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柔性控制复合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动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