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便利布线地脚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5323.9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麦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东成 |
主分类号: | E04F13/074 | 分类号: | E04F13/074;E04F19/04;H01R13/512;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任玛俐;徐庆莲 |
地址: | 香港德辅道中308***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便利 布线 脚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地脚板的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地脚板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装饰之用;二是避免墙角处的墙面被破坏,或是弄脏便于擦洗。为了美化室内环境,室内的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连线一般都是通过穿线管埋入在墙体内,而埋入穿线管的施工操作复杂,对墙体的破坏性大,不利于后期移动和更换。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实现穿线管功能的环保便利布线地脚板。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环保便利布线地脚板,包括:板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板本体内部至少设有一条穿线通道。
在板本体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插座。
所述插座主要由插座盒和面板两部分组成;插座盒设于板本体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等于或大于插座盒底部面积的开孔,插座的面板通过开孔与板本体内的插座盒连接。
所述插座的面板嵌入在板本体的开孔中,面板通过螺丝与插座盒连接。
所述插座的面板的面积大于板本体的开孔面积,插座的面板底面上设有与板本体开孔配合定位的下沿。
所述插座的面板包括有:面板基体和面板盖体,面板基体通过螺丝与插座盒连接,面板盖体覆盖在面板基体的非插孔区域上,面板盖体通过卡接脚与板本体或面板基体卡接。
所述插座盒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在板本体内部。
所述插座通过螺丝直接固定于板本体的表面,板本体的表面设有供导线从穿线通道中引出接入插座内的通孔。
所述板本体为空心的型材结构,板本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各为一条供导线穿过的穿线通道,两条穿线通道与插座盒间均设有供导线穿出的导线通孔。
所述板本体为铝合金型材或塑料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板本体内部增设的穿线通道可以供电源线、有线电视信号线、网络信号线或电话线穿过,简化室内布线的复杂操作,也便于后期因室内布局发生变化时,线路的移位,节省了大量传统穿线管材料,节能环保。减少楼板、墙身要预埋穿线管的厚度,避免装修工程中意外损毁管线出现的安全隐患,用户可随时增加供电或电讯接出口,维修简便,维修破坏性小,成本低,板本体可以根据室内设计配置不同外形或颜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组装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分解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及图3中所示,板本体1根据需求可以做成多种规格的长条形的板状体。板本体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在板本体1的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一条隔板隔离成上、下两条平行的穿线通道12,例如:顶部穿线通道121供电源线走线之用,底部穿线通道122供有线电视线走线之用,两条穿线通道12彼此分离,互不影响。板本体1可以是铝合金材料的型材,也可以是塑料材料的型材。
作为对上述结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在每一块板本体1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插座2,而插座2与板本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方式,例如:方式一:将插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板本体1正表面上,在板本体的正表面再设有供导线从穿线通道12中引出接入插座内的通孔;方式二:将插座2嵌入在板本体1中,也即是图1到图3中所示的结构;方式三:插座部分置于板本体内,部分置于板本体外,也即图4到图8所示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东成,未经麦东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3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