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向加压丝扣联接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9862.1 | 申请日: | 201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李士清;宋玉明;王卫海;陈玉国;马文武;胡兴平;郭家庆;刘海波;张承岭;苏俊设;宋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钻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如水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加压 联接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施工现场装配工具,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取芯筒、螺杆钻具、震击器的轴向加压丝扣联接工具。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施工现场,需要装配取芯筒、螺杆钻具、震击器、减震器、在检修后,必须将甲乙体装配在一起。在没有专用装配设备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人工装配。如装配取芯筒,由于取芯工具的上接头通过悬挂轴承和内筒连在一起,重量较重,上接头和外筒是通过非锥度扣连接,对扣困难。一般的人工安装,需要安装工人4名,约要3个小时才能完成装配,效率低下。在现场安装由于不好施加轴向力,有时还会将上接头和外筒丝扣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向加压丝扣联接工具,克服人工装配效率低下等缺陷,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轴向加压丝扣联接工具由乙体、卡箍、甲体、固定支架、轴承、丝扣导杆、固定圆盘、支架固定螺帽所组成。把卡箍固定在乙体上,固定圆盘与卡箍之间由三根固定支架,并有支架固定螺帽连接。用卡箍将甲体本体卡住,利用丝扣导杆将乙体顶住,然后旋转丝杆,给乙体和甲体施加相对的轴向力,并产生相对移动,同时旋转上接头使丝扣旋入甲体,从而完成装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携带和使用方便,有效提高取芯筒检修装配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在施工现场人工装配困难和维修没有专用工具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乙体、2为卡箍、3为甲体、4为固定支架、5为轴承、6为丝扣导杆、7为固定圆盘、8为支架固定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轴向加压丝扣联接工具,由乙体(1)、卡箍(2)、甲体(3)、固定支架(4)、轴承5、丝扣导杆(6)、固定圆盘(7)、支架固定螺帽(8)所组成。把卡箍(2)固定在乙体(1)上,固定圆盘(7)与卡箍(2)之间由三根固定支架(4)并有支架固定螺帽(8)连接。固定圆盘(7)中间采用丝扣导杆(6),丝扣导杆(6)一端安装轴承(5),轴承(5)与甲体(3)连接。旋转丝扣导杆(6)可以使甲体(3)向乙体(1)施加轴向力。用卡箍(2)将甲体(3)卡住,利用丝扣导杆(6)将乙体(1)顶住,然后旋转丝杆(6),给乙体(1)和甲体(3)施加相对的轴向力。并产生相对移动,同时旋转上接头使丝扣旋入甲体(3),从而完成装配连接。为了避免对扣时出现错扣现象,该工具兼有扶正作用。当乙体(1)的丝扣接近甲体(3)丝扣时,再旋转乙体(1)达到对扣并起到扶正作用,对扣成功并旋到3至4扣时,卸下本更换工具,将乙体(1)全部旋入甲体(3)。由于全套工具利用卡箍(2)固定在甲体(3)本体上,且不能旋转,所以在丝扣导杆(6)一端安装轴承(5),顶在乙体(1)内部。用管钳旋转上接头时,丝扣导杆(6)与乙体(1)利用轴承(5)进行旋转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石油行业装配取芯工具,螺杆钻具、震击器、减震器等,施工方便,省时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钻井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钻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9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渣压力焊的保温隔热焊剂盒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池极片激光切割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