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墨墨盒用墨水补充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7902.5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卜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吴志鸿;刘娟宜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墨盒 用墨 补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墨盒用墨水补充瓶,特别是在喷墨打印过程中为喷墨打印机的内置墨盒或消耗性墨盒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瓶。
背景技术
喷墨型打印机,其打印方式通常是由墨盒之类的墨水容器提供墨源,经由相应的墨水流动管道将墨水输运至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来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常见的市售喷墨打印机根据其喷嘴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气泡式喷墨打印机。
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是在其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两侧各设置一块或多块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到由数据调制的打印信号控制,产生收缩或膨胀变形,挤压喷嘴中的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微细的液滴,溅落至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的页面上,形成一个记录点。若干记录点的集合构成所期望的图案。
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其记录头结构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在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内壁或外壁上设置了加热电极。数据调制的电脉冲信号被送到喷嘴的加热电极上,加热电极快速升温,使喷嘴附近的墨水迅速汽化,形成汽泡。汽泡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一个个微细的墨滴,溅落至纸张页面上。电脉冲消失后,墨水蒸汽凝聚,喷嘴内的墨水通过表面张力维持在与喷嘴外表面齐口的水平。记录头抽取墨水后形成的负压引导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入喷嘴所在的墨水流动管道。
无论是压电式喷墨打印机,还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都需要与其相匹配的墨水容器或墨盒来储备墨水。作为喷墨打印机用于容纳墨水的构件,当前在喷墨打印作业中使用的墨盒主要是消耗性墨盒。消耗性墨盒被配置于喷墨打印机内部,即打印机的字车上,它在墨水用完后通常就得丢弃,如果想重复使用,就需要在墨盒上开设灌墨孔,然后用注射器或者其他的设备将墨水再次注入墨盒中。消耗性墨盒由于不可重复使用,会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而且在墨水耗尽后,丢弃的墨盒壳体由于其内部还残留一定量的墨水,会造成环境污染。为避免这些出现这些问题,通常需要考虑使用独立的外部墨水补充瓶来为消耗性墨盒提供后续墨水的补充,以维持消耗性墨盒的墨水储量,保证其处于正常的备用状态。
作为对消耗性墨盒补充墨水的容器,墨水补充瓶是一种独立的墨水容器,它在消耗性墨盒所储备的墨水被耗用尽净时为其提供后续墨水补充,以保证喷墨打印机处于正常的待命使用状态。
参见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墨水补充瓶100。该补充瓶100由瓶体101和瓶盖102两个构件组成。瓶体101和瓶盖102都采用塑料制备。瓶体101是呈圆柱筒形的其内部中空的密闭容器,以吹塑方式制备,其沿自身轴向的一端收缩成圆柱管形状的瓶口103。在瓶口103的外圆柱壁上设置了沿瓶口103自身圆周走向的外螺纹104。瓶盖102是带有圆管状裙筒105的盖子,其裙筒105的内管壁径向尺寸与瓶口103的外管壁径向尺寸相匹配。裙筒105的内管壁上设置了沿裙筒105自身圆周走向的内螺纹(图中未示出)。瓶盖102上的内螺纹与瓶口103上的外螺纹104相互配合,可将瓶盖102旋紧于瓶体101上。
上述墨水补充瓶100用来为消耗性墨盒提供后续的墨水补充,其瓶口103在瓶体101内腔中容纳有墨水且未经启用之前,通常都由密封膜封闭。此外,瓶口103的形状及其体积大小却不适宜于直接同消耗性墨盒的灌墨口对接。因此,在使用墨水补充瓶100为消耗性墨盒补充墨水时,尚需辅之以手钻、吸墨泵、清洁纸巾等等辅助工具。这些辅助工具与墨水补充瓶100通常各自分置保存。由于墨水补充瓶100一般具有较大的墨水容量,可以为单个消耗性墨盒补充若干次墨水,但每次补充墨水所需使用的辅助工具却经常出现遗忘,甚至遗失,致使为消耗性墨盒补充墨水的操作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为消耗性墨盒补充墨水时辅助工具容易缺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墨盒用墨水补充瓶。该墨水补充瓶为消耗性墨盒补充墨水所需的辅助工具提供适宜的储藏、携带手段,以防止散落、遗失补充墨水时所需的辅助工具,为补充墨水提供便利。
按照上述本实用新型目的设计的喷墨墨盒用墨水补充瓶,包括瓶体和主盖。主盖包括主盖板、第一裙筒和第二裙筒。通过第一裙筒和瓶体的瓶口之间的螺纹结合方式并经由主盖板封闭瓶口的方式,主盖封盖于瓶口上。第二裙筒的内圆柱壁与第一裙筒的外圆柱壁之间预留有空腔。第二裙筒通过连接筋固定于第一裙筒上。第二裙筒沿瓶口轴向的一端处于封闭状态,而相对端在主盖封盖于瓶口上的状态下与瓶体的瓶身保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