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度激电相位电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7272.1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武 |
主分类号: | G01V3/02 | 分类号: | G01V3/02;G01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三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相位 电测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高密度激电相位电测仪属地球物理探测领域,是用于探测大地激电效应的高密度频率域激电探测仪。
技术背景
时间域的高密度电阻率仪和极化率仪,在我国已应用多年,其探测方法和原理同医学上的CT技术,因此上述技术亦被人称之为电阻率CT技术或极化率CT技术,其具体应用在野外一次布下数十或上百支电极,通过多路电极转换器,控制诸电极进行分层扫描式的探测,即完成大地层析成像测量,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电脑处理得到大地剖面的电阻率图像及极化率图像。对于找矿或地层研究而言,有一直观的探测结果是很有价值的;然而由于时间域探测极化率的方法,是依靠人工供电来激发大地的极化效应,供电功率达数千瓦,而且必须在停止供电后来测量之,即测量由极化体激发的二次场信号,信号电平在毫伏级,这样就希望供电能力强,被激发的二次场信号也要强,以保证可靠的测量到激发极化效应,但是实际应用中在野外提高供电能力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测量仪器的装备本身承受能力有限,其次提高供电功率其设备加大造成笨重,无论是运输、搬运都带来问题,因此限制了此类仪器的应用;然而频率域的观测原理是建筑在测量一次场信号变化,即在供电时测量该信号的相位变化,因为大地有激发极化效应必然对供电信号造成相位延迟,再一点,频率域测量的是交流信号,比较容易获得,这样测量的信号电平比时间域要低两个级次,可以检测到微伏级信号,相应的供电功率也可低两个级次,这一特点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这样采用频率域方法供电在数十瓦即可,为野外轻便化创造了条件,是本实用新型问世的技术基础之一;其二,传统的的频率域探测仪器均是由发送与接收两个独立部分组成的系统,结构复杂,直接用来组成高密度探测系统,过于庞大复杂,无法推广使用;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新型轻便频率域探测仪器,本实用新型提出集发送与接收为一体的便携式激电相位电测仪,与多路电极转换器组成频率域高密度激电相位电测仪,充分利用频率域观测信号的优越之处,使高密度电测能力提高,向更深地层探测,推进层析成像技术在地球物理探测领域发展,用本实用新型组成频率域高密度激电相位电测仪,轻便、耗电省、可以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密度激电相位电测仪,该电测仪是采用了供电发送单元、激电相位信号接收单元与多路电极转换器单元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高密度激电相位探测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高密度激电相位电测仪,主要包括:供电发送单元、驱动器、DC-AC逆变桥、电流采样电阻,所述的激电相位信号接收单元主要由电压信号放大器,电压信号选频检测部件、电压信号A/D转换器、转换器接口电路、CPU控制器、上位机接口电路、上位机、总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发送单元、激电相位信号接收单元均由所述CPU控制器控制,多路电极转换单元主要由多路电极电缆接口、供电电极、接收信号电极转换排序部件、供电输入线A、B及信号输出线M、N组成。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路电极转换单元可以是集中式多路电极转换单元;所述的电缆为集中式测量电缆。该集中式多路电极转换单元和集中式测量电缆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方案中,所述多路电极转换单元还可以是分布式多路电极转换单元;所述电缆为分布式测量电缆。该分布式多路电极转换单元和分布式测量电缆的结构也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供电发送单元、激电相位测量单元与多路电极转换单元相结合,就很方便地实现高密度激电相位探测,实现发送与接收一体化的设计,做到轻便、高效,使得探测激电效应时,发送功率降低到数十瓦,而探测到的有效信号电平可到微伏级,操作人员一人即可操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供电发送单元,激电相位测量单元与多路电极相结合的结构,还可以实现多点扫描式测量,可以大量、快速地采集数据,有利于所测地质剖面的极化体的成像处理,更直观地解释地质剖面,是矿体还是其他有激发极化效应的物体。因此,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时间域高密度极化率仪相比,明显地增加探测深度,增加新的测量参数,为探测矿藏和研究大地结构提供新的装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武,未经李志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