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缝钢管拔头部自动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1575.2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均;范军;陈少辉;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00 | 分类号: | B21C5/00;B21J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钢管 头部 自动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缝钢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缝钢管的拔头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是用钢锭或实心管坯经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经热轧、冷轧或冷拨制成,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其抗弯抗扭强度大,重量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等。无缝钢管在冷拔前,需要在管件端部加热锻打出一个拔头,便于拉拔管件,但通过现有技术锻打出来的拔头精度低、偏差大,拔头尺寸很难做到统一化,而且操作耗时、耗力,成为制约无缝钢管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无缝钢管拔头部加工装置,具有锻打的拔头形状一致、偏差小、精度高的特点,能满足无缝钢管冷拔工艺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无缝钢管拔头部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冲模与下冲模组成的冲模机构、可驱动该冲模机构压合的驱动机构,所述上冲模与下冲模相对的压合面上分别设有锻压管件端部用的内凹冲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凹冲槽为半圆形凹槽,两个内凹冲槽闭合后的孔径小于管件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上冲模与下冲模相对的压合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尺寸相同的内凹冲槽。工作时,若发现其中的一对内凹冲槽磨损后,可将管件直接换至其他的凹冲凹槽上继续加工,有效提高工效。
进一步的,所述上冲模与下冲模相对的压合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尺寸不同的内凹冲槽。使得一种冲模机构可以锻压多个规格的管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锻压机,上冲模安装于锻压机的滑块上,下冲模安装于锻压机的工作台上。
进一步的,锻压机工作台的前下方设有操纵锻压机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的脚踏杆。方便工人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工人只需踩动脚踏杆,冲模机构便能自动完成无缝钢管拔头部的加工成型,操作省时、省力;且一副模具可以完成多个规格钢管的拔头加工,实用性强,各钢管拔头部之间的尺寸偏差小,为钢管后续的加工提供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冲模机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冲模机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冲模机构与驱动机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缝钢管拔头部自动加工装置,包括由上冲模2与下冲模3组成的冲模机构、可驱动该冲模机构压合的驱动机构1,所述上冲模2与下冲模3相对的压合面上分别设有锻压管件端部用的内凹冲槽4。内凹冲槽4设计为半圆形凹槽,两个内凹冲槽4闭合后的孔径小于管件外径。驱动机构1为锻压机,上冲模2安装于锻压机的滑块上,下冲模3安装于锻压机的工作台上。锻压机工作台的前下方设有操纵锻压机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的脚踏杆11,方便工人操作。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上冲模2与下冲模3相对的压合面上分别三个尺寸相同的内凹冲槽4。工作时,若发现其中的一对内凹冲槽4磨损后,可将管件直接换至其他的凹冲凹槽上继续加工,有效提高工效。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中,上冲模2与下冲模3相对的压合面上分别设有三个尺寸不同的内凹冲槽4。使得一种冲模机构可以锻压多个规格的管件。
操作时,工人将钢管加热端部放入下冲模3的内凹冲槽4中,踩动脚踏杆11,上冲模2下行,两个内凹冲槽4闭合,钢管的加热端部形成直径小于钢管本体的拔头部,具有锻打拔头形状一致、偏差小、精度高的特点,能满足无缝钢管冷拔工艺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1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过滤介质
- 下一篇:无缝钢管冷拔机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