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7814.0 | 申请日: | 201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钱立民;董华伟;钱业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立民;董华伟;钱业盛 |
主分类号: | F16K13/00 | 分类号: | F16K13/00;F16K31/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 金属 膜片 气体 减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减压器,尤其涉及一种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
背景技术
气体减压器是对高压瓶装气及管道高压供气进行减压和流量控制的调节装置。随着科学的发展,气体减压器广泛的应用于分析仪器行业、置配气行业、环保行业、医疗行业、电力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半导体行业等。目前气体减压器选用的膜片有以下两种:
1、橡胶膜片气体减压器:由于橡胶膜片会严重污染高纯气体,降低仪器的检测精度,直接影响到半导体元器件的产品质量,所以不能用于分析仪器行业、置配气行业、环保行业、医疗行业、电力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半导体行业及高纯气体上。
2、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目前广泛用于分析仪器行业、置配气行业、环保行业、医疗行业、电力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半导体行业及高纯气体上。但金属膜片抗应力大,不能达到需要精密控制的压力和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经济实用,能够精密控制压力和流量的波纹形金属膜片减压器。
本实用新型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包括气体减压器主体(1)、波纹形金属膜片(2)、盖(3)、大弹簧(4)、稳簧座(5)、盖螺母(6)、手柄(7)、螺母(8)、调节杆(9)、簧座(10)、整体式阀芯(11)、过滤塞(12)、进气嘴(13)、安全阀(14)、出气嘴(15)、低压表头(16)、高压表头(17)、大螺母(18)、手柄盖(19)、翻边(20)、波纹(21)。其特征波纹形金属膜片(2)为圆形,边缘向一侧翻边(20),从圆心向外扩展波纹。波纹形金属膜片(2)边缘的翻边(20)放置在气体减压器主体(1)与盖(3)紧密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波纹形金属膜片选用316L不锈钢材料,既不污染高纯气体,耐腐蚀,又能达到精密的稳压稳流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式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的外形示意图;
图3为现有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的波纹形金属膜片示意图;
图中:1、气体减压器主体2、波纹形金属膜片3、盖4、大弹簧5、稳簧座6、盖螺母7、手柄8、螺母9、调节杆10、簧座11、整体式阀芯12、过滤塞13、进气嘴14、安全阀15、出气嘴16、低压表头17、高压表头18、大螺母19、手柄盖20、翻边21、波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外形示意图、波纹形金属膜片示意图。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在工作时,气体先通过进气嘴(13)及过滤塞(12)进入气体减压器主体(1),再通过整体式阀芯(11)进入气体减压器的低压室,通过设置的波纹形金属膜片(2)、大弹簧(4)、稳簧座(5)、调节杆(9)、手柄(7)来获得气源。波纹形金属膜片(2)为圆形,边缘向一侧翻边(20),从圆心向外扩展波纹,波纹形金属膜片(2)边缘的翻边(20)放置在气体减压器主体(1)与盖(3)紧密连接处,波纹形金属膜片为316L不锈钢材料制作,耐腐蚀,不污染高纯气体,还能够精密控制稳压稳流的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为:首先将高压表头(17)、低压表头(16)、安全阀(14)、进气嘴(13)、出气嘴(15)、整体式阀芯(11)旋拧连接于气体减压器主体(1)上,再将波纹形金属膜片(2)卡放在气体减压器主体(1)上端,然后按顺序装入大弹簧(4)、稳簧座(7),将调节杆(9)旋拧入盖(3)上端,再用盖(3)与气体减压器主体(1)相接旋紧,最后在调节杆(9)的上端装上手柄(7)。使用时整体式阀芯气体减压器的进气嘴(13)与气瓶(气路管道)相连接,出气嘴(15)与使用的仪器相连接,通过手柄(7)调节获得所需要的气体压力及流量。由于波纹形金属膜片(2)独特的波纹结构,能够大大减少膜片对气体的抗应力,能够达到精密的稳压稳流的效果。且波纹形金属膜片为316L不锈钢材料制作,既耐腐蚀,又不污染高纯气体。另外波纹形金属膜片气体减压器设置有安全阀(14),当使用气体压力超过额定压力的1.3倍时,安全阀(14)就会自动排放气体,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立民;董华伟;钱业盛,未经钱立民;董华伟;钱业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7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