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联网M2M芯片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0200.X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2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兴;段振玉;朱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宝智能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地址: | 10003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m2m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联网M2M芯片卡。
背景技术
SIM卡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它在一个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SIM卡采用新式单片机及存储器管理结构,因此处理功能大大增强,其智能特性的逻辑结构是树型结构,全部特性参数信息都是用数据字段方式表达。
现有SIM卡是一个装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卡,它的内部有5个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对应一个功能:微处理器CPU(8位)、程序存储器ROM(3~8kbit)、工作存储器RAM(6~16kbit)数据存储器EEPROM(128~256kbit)和串行通信单元。这5个模块被胶封在SIM卡铜制接口后与普通IC卡封装方式相同。这5个模块必须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否则其安全性会受到威胁,因为芯片间的连线可能成为非法存取和盗用SIM卡的重要线索。SIM卡的供电分为5V、5V与3V兼容、3V、1.8V等,当然这些卡必须与相应的手机配合使用,即手机产生的SIM卡供电电压与该SIM卡所需的电压相匹配。SIM卡插入手机后,电源端口提供电源给SIM卡内各模块。目前,作为用户身份认证的SIM卡均为卡槽式安装,在振动场合应用时会出现接触不良现象,在高低温的环境会出现卡片变形的情况,严重影响使用,不适合应用于恶劣的环境。带有无线射频写号功能的焊接式RFM2M模块卡,其改进是将原先卡槽式安装的SIM卡用焊接式RFM2M替代,适用于车载终端、自动抄表、工业远程监控等温度、振动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联网M2M(机对机)芯片卡,将无线射频技术与M2M芯片卡技术创造性的结合起来,扩展了M2M芯片卡的应用领域,可作为身份识别卡使用,用于无线终端产品;也可以存储少量的数据,通过手持设备与板上RF电路通信然后写入M2M芯片,满足不同环境要求,可在苛刻的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物联网M2M芯片卡,包括长方形芯片卡主体,所述芯片卡主体的两个短边上分别分布有若干弧形凹槽,芯片卡主体的内部设有选通电路模块、M2M(机对机)电路模块、RF控制电路模块和外部接口模块,其中RF(射频)控制电路模块中IC(集成电路)1的14号引脚与选通电路模块中K3的1号引脚连接,IC1的15号引脚分别与选通电路模块中Y3的3号引脚以及K2的1号引脚连接,IC1的16号引脚与选通电路模块中K1的1号引脚连接,IC1的19号引脚分别与选通电路模块中K1的6号引脚、K2的6号引脚以及K3的6号引脚连接,IC1的20号引脚顺次连接R2以及外部接口模块中J2的4号引脚,IC1的34号引脚和35号引脚与外部接口模块中J2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连接,选通电路模块中K1的4号引脚与M2M电路模块中IC2的2号引脚连接,选通电路模块中K2的4号引脚与M2M电路模块中IC2的3号引脚连接,选通电路模块中K3的4号引脚与M2M电路模块中IC2的7号引脚连接,选通电路模块中K1的3号引脚、K2的3号引脚以及K3的3号引脚分别与外部接口模块中J1的2号引脚、3号引脚以及7号引脚连接。
所述芯片卡主体的长度为25mm,宽度为18mm,相邻的两个弧形凹槽的中心距离为2.54mm,弧形凹槽的圆弧所对应的弦长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宝智能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宝智能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0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助式银行回单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防伪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