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相互枢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致动机构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7614.7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2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相互 壳体 机构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来分离相互枢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致动机构及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可用来将容置于下壳体容置空间内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的致动机构及相关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器壳体的外观尺寸与主机壳体的外观尺寸相同,当传统笔记本型计算机在关闭状态时,显示器壳体的各侧边与主机壳体的各侧边对齐,故使用者可利用设置于显示器壳体的前缘的传统按键机构(例如一卡钩结构或一卡拴结构)来分离显示器壳体以及主机壳体。然而传统的按键机构无法有效地应用于现今具有新式外观的笔记本型计算机。举例来说,在关闭状态时,具有新式外观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器壳体容置于主机壳体的一容置空间内,意即显示器壳体的前缘贴齐于主机壳体的内侧壁,故造成使用者不便于开启显示器,且传统的按键机构并不能用来作为具有新式外观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两壳体的开合致动机构。
因此如何设计出可置于主机壳体前缘,并能快速且有效分离显示器壳体与主机壳体的一开合致动机构,即为促进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来将容置于下壳体的容置空间内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的致动机构及相关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离相互枢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致动机构,该上壳体容置在形成于该下壳体表面的一容置空间内,该致动机构包含有一主体,该主体上形成有一导引斜面,该导引斜面用来在该主体在一第一方向移动时相对该上壳体的一底侧滑动,以使该上壳体脱离于该下壳体的该容置空间;该致动机构还包含有一推钮,该推钮连接于该主体且突出于该下壳体,该推钮用来在被推动时驱动该主体在该第一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主体包含有一卡合部,该上壳体包含有一固定部,该卡合部用来在该主体滑动至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时卡合该固定部,以使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间保持一预定间距。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致动机构还包含有一弹性组件,其连接该主体,该弹性组件用来提供弹性回复力至该主体,藉以驱动该主体在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上壳体的该底侧形成一导圆角结构,其用来与该主体的该导引斜面产生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分离相互枢接壳体的致动机构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有一上壳体,以及一下壳体,该下壳体枢接该上壳体,该下壳体的表面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上壳体;该电子装置还包含有一致动机构,该致动机构设置于该下壳体内,该致动机构用来分离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该致动机构包含有一主体,该主体形成有一导引斜面,该导引斜面用来在该主体在一第一方向移动时相对该上壳体的一底侧滑动,以使该上壳体脱离于该下壳体的该容置空间;该致动机构还包含有一推钮,该推钮连接于该主体且突出于该下壳体,该推钮用来在被推动时驱动该主体在该第一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下壳体包含两挡板,且该推钮设置于该两挡板间,该两挡板用来限制该推钮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上壳体的该固定部为一凹槽结构或一突出结构,且该下壳体包含有相对应的一卡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下壳体藉由一自动闭合装置枢接于该上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致动机构利用主体插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藉由主体的导引斜面与上壳体的导圆角结构间的相对滑动,以带动上壳体向上抬升而脱离于下壳体的容置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致动机构可快速且有效地分离上、下壳体,且致动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适合广泛应用于具有新式外观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壳体开合机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至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自关闭状态至开启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电子装置 12 上壳体
121 导圆角结构 123 固定部
14 下壳体 141 容置空间
143 挡板 145 卡合结构
16 致动机构 18 自动闭合装置
20 主体 201 导引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7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式服务器系统及其集装箱
- 下一篇:携带式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