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数控恒力弹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2433.7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B21D43/00;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数控 恒力 弹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专门用于制造恒力弹簧的机电气结合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制造恒力弹簧的电脑数控恒力弹簧机。
背景技术
弹簧是工业中常用的元件,大到飞机军舰,小到手机相机等等各种产品均用到弹簧。原始的弹簧只是圆柱形的拉压簧,采用手工绕制的,技术相对不成熟,其生产效率低。随着弹簧用量的逐渐增加,尤其是恒力弹簧的普遍使用,在德国、日本等工业先起来的国家出现了一批生产弹簧设备的企业,弹簧机相关的技术也慢慢成熟起来,弹簧机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通俗的称谓,因为弹簧不仅是原始的那种螺旋的了,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形状---行业内称之为线成型机。
目前,弹簧加工的设备按工作方式分机械传动式、电脑数控式。机械式调整困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受弹簧形状限制,而电脑数控式能加工出形状复杂的弹簧,效率比机械式有所提高,但不能够定型地、专门用于制造恒力弹簧,而且调整繁琐,有时还是会受弹簧形状限制,影响弹簧生产的效率。并且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成熟定型的、专门用于制造恒力弹簧的标准化系列化数控机床,都是用其它弹簧机改装而成。因此,国内市场有待需要研制专门用于制造恒力弹簧的机电气结合装置,来弥补国内恒力弹簧生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在线自动尺寸调节、连续不间断成型的电脑数控恒力弹簧机,提高恒力弹簧生产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脑数控恒力弹簧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底座;一用于将带料进行拉弯成型的成型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一用于输送带料的送料机构,安装在成型机构的输出端;一用于弹簧的平头部分进行加工成型的冲裁机构,安装在送料机构的输出端;以及用于控制整个机器运行的PC控制系统;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用于输出制动力的磁粉制动器、成型动力凸轮、第一压紧轮、成型模具,带动成型模具运行的AC伺服电机和减速装置;所述第一压紧轮与凸轮相适配,所述AC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减速装置输入端,减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成型模具;所述冲裁机构主要由上模板、中模板、下模板、导柱导套、凹模、快换冲头和带动中模板运行的气液增压缸组成;所述上模板、中模板、下模板通过导柱导套固定为一体,在所述中模板上安装冲头,在冲头下方设置凹模,所述凹模通过下垫块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气液增压缸安装在上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垫块上还安装有两只顶料气缸,所述顶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还连接有一滑块,该滑块连接一在冲裁结束后将弯曲的料头顶出凹模缝的薄板,该薄板在冲裁过程中退到冲头后面。所述上模板上还安装有助升降气缸,所述助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中模板,用于协助气液增压缸带动中模板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实现下模板左右滑动的导轨,所述下模板通过导轨安装在底座,该下模板可沿轨左右滑动,如此便可实现制造出不同宽度的恒力弹簧。下模板最前端中部设置一斜坡,便于切屑自动排出,避免人工清理的麻烦。所述下模板上还安装有两只在冲裁结束后为中模板向上运动提供回复力的压簧。
进一步的,在上模板侧面安装三个用来控制冲裁过程的接近开关,若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停止。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三对第二压紧轮和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安装在三对第二压紧轮的带料输出端,起到引导送料至凹模内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PC控制系统包括PC平台、D/A卡、PCI运动控制卡、AC伺服驱动器、输入状态检测装置和冲裁过程及其它输出控制装置;所述PC平台通过D/A卡控制磁粉制动器运行,所述PC平台通过PCI运动控制卡连接AC伺服驱动器,该AC伺服驱动器与AC伺服驱动器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PCI运动控制卡通过I/O端口连接输入状态检测装置和冲裁过程及其它输出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PC平台为人机交互界面,具体按产品要求编制程序,并最终由控制卡输出信号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控制AC伺服电机,AC伺服电机带动送料机构及成型机构,从而通过数控、在线自动尺寸调节、连续不间断成型加工生产恒力弹簧,可以显著地提高制造恒力弹簧的速度和精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恒力弹簧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2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超大型辗环机的抱辊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向扁钢矫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