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7752.9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易海洋;唐锦学;郝鹏慧;井继文;邱荣庭;张跃秋;果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绿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埋气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利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填埋气是垃圾填埋场内的有机垃圾经过厌氧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沼气),是污染性和爆炸危险性气体。填埋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其甲烷含量一般约45%~65%,二氧化碳约35%~45%,微量成份约1%。每吨垃圾在填埋场寿命期内大约可产生100m3~200m3的填埋气。目前垃圾填埋场内产生的大量填埋气,主要是直接排空或放空燃烧,仅有个别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收集、净化、发电的试验。由于填埋气收集、净化、发电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发电规模小,上网困难,要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日常生活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垃圾填埋量的年增加率高达8%~10%,因此垃圾填埋气的资源化利用迫切、急需、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垃圾填埋气的资源化利用迫切、急需、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的需要,提供一种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吸收塔、水分离器、再生塔、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液化石油气储罐、重烃回收器、分馏塔、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五换热器、压缩机和液化天然气储罐,所述吸收塔分别与水分离器和再生塔相连,所述水分离器分别与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相连,所述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均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和重烃回收器相连,所述重烃回收器和分馏塔相连,所述分馏塔和液化石油气储罐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与重烃回收器、第一分离器和压缩机相连,所述第一分离器和压缩机相连,所述第二分离器连接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三分离器连接在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之间,所述第四换热器和第五换热器相连,所述第四分离器连接在第二换热器和第五换热器之间,所述第四分离器和液化天然气储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可以实现填埋气资源的全回收,实现零排放,彻底解决填埋场臭气污染的问题;配合填埋场的发电项目,该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可以实现厂内资源封闭利用,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该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系统能耗小,回收成本低;该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对前处理装置的调整,同样适用于气田天然气、油田伴生气、油气田放空气、煤层气、矿井瓦斯、垃圾填埋气、沼气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填埋气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吸收塔11、水分离器12、再生塔15、第一干燥塔16、第二干燥塔17、液化石油气储罐18、重烃回收器20、分馏塔21、第一分离器23、第二分离器26、第三分离器28、第四分离器31、第一换热器19、第二换热器25、第三换热器27、第四换热器29、第五换热器30、压缩机24和液化天然气储罐32,所述吸收塔11分别与水分离器12和再生塔15相连,所述水分离器12分别与第一干燥塔16和第二干燥塔17相连,所述第一干燥塔16和第二干燥塔17均与第一换热器19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19和重烃回收器20相连,所述重烃回收器20和分馏塔21相连,所述分馏塔21和液化石油气储罐18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25分别与重烃回收器20、第一分离器23和压缩机24相连,所述第一分离器23和压缩机24相连,所述第二分离器26连接在第二换热器25和第三换热器27之间,所述第三分离器28连接在第三换热器27和第四换热器29之间,所述第四换热器29和第五换热器30相连,所述第四分离器31连接在第二换热器25和第五换热器30之间,所述第四分离器31和液化天然气储罐32相连。
填埋气10依次通过吸收塔11和水分离器12后脱去其中的水13,依次通过吸收塔11和再生塔15后脱去其中的酸气14,脱水后的填埋气依次第一干燥塔16、第二干燥塔17、第一换热器19、重烃回收器20和分馏塔21后,脱去凝析液22,同时回收液化石油气存入液化石油气储罐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绿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东方绿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7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机卷筒工型键的挡板
- 下一篇:麻将牌清洗除菌机辊筒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