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闪光斜纹格子的机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26491.0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钟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远大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徐碧霞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闪光 斜纹 格子 机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织布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具有闪光斜纹格子的机织面料。
背景技术
机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经纬交织而织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机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为便于操作,需保证各条经纱或纬纱,尤其是各条经纱所受的张力基本一致,因此,在现有的面料制作过程中,往往仅使用一种纤维作为机织物的经纱,得到的面料产品形式、色彩、风格单一,附加值较低。另外,为便于纺织,还往往使用高张力引纬,得到的机织面料紧密、挺硬、回复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闪光斜纹格子的机织面料,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机织面料存在的问题。该机织面料采用二上一下的斜纹单元,并在经纱和纬纱中分别按一定比例掺入有少量的闪光纤维,并可使机织面料产生斜纹格子闪光的立体视觉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闪光斜纹格子的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它由比例为12∶1排列的普通纤维和异形闪光纤维组成的经纱和由比例为10∶1排列的所述超细普通纤维和所述异形闪光纤维组成的纬纱交织而成的循环连续的花型单元,每一花型单元由13条二上一下经面斜纹单元构成。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异形闪光纤维为扁平状闪光纤维或三角形状闪光纤维。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其花型单元由十三条经纱、三条纬纱交织而成,第一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上一下一上,第二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二上一下,第三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下二上,第四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上一下一上,第五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二上一下,第六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下二上,第七条经纱上的三个 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上一下一上,第八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二上一下,第九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下二上,第十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上一下一上,第十一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二上一下,第十二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下二上,第十三条经纱上的三个组织点分别为依次为经纱一上一下一上,其中,第一条经纱为异形闪光纤维。
这样,可使织物不是无限地向上延伸,而是以异形闪光纤维形成的四边为界,形成一个完整的基本呈黄金比例的长方形,达到缓冲视觉的效果。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普通纤维和所述异形闪光纤维均为锦纶纤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该机织面料由超细锦纶纤维与异形锦纶闪光纤维按一定比例形成斜纹格子,使织物产生斜纹格子闪光的立体视觉效果;
二,编入面料中的扁平状锦纶闪光纤维在解舒后可自然扭矩呈隐隐约约的闪光效果,赋予机织面料华丽的光感;
三,该面料花型细腻,手感柔软,并具有锦纶特有的极佳断裂强度和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花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闪光斜纹格子的机织面料1,参照图1中所示,图中黑色具有黑色填充或斜纹填充的组织点表示经纱在上,白色的组织点表示经纱在下,该面料由比例为12∶1排列的40D超细普通锦纶纤维和30D扁平状闪光锦纶纤维组成的经纱(即每间隔12根超细普通锦纶纤维排列1根扁平状闪光锦纶纤维)和由比例为10∶1排列的上述超细普通锦纶纤维和上述扁平状闪光锦纶纤维组成的纬纱(即每间隔10根超细普通锦纶纤维排列1根扁平状闪光锦纶纤维)交织而成,形成循环连续的多个花型单元,图1中显示了3个花型单元11。
如图1中所示,每一经纱J0和一纬纱W0的交汇部位为组织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远大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远大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6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圆机上、下三角座90度的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四股结构剑麻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