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折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5064.2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汉信;韩德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器,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器。
背景技术
目前,折叠自行车因存放空间小、携带方便而日益受人们的青睐。图1为公知的自行车折叠器之示意图。该折叠器包含有一基座102与一铰接件103,该连接座102一端固接第一车架杆104,该铰接件103一端固接第二车架杆105,该铰接件103与该连接座102一端系铰链接,另一端于铰接件103上铰设一快拆件106,该连接座102适处设一开槽107,令该铰接件103结合于该连接座102,使该第一杆104与该第二杆105相连呈一直线,扳动该快拆件106,将铰接件103限制于该连接座102。
上述公知的折叠器虽然可以提供折叠之功效,但却存在下述之缺点,当雨水或尘土渗入折叠器时,折叠器容易脏污,甚至产生生锈,使得折叠器不美观,且将会降低生产者之产业竞争力。习知之设计并非一个完善之设计,相当不符合产业利用,故有加以研发改良之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其折叠操作快捷,安全度更高,能够防止雨水和尘土进入,并且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加工制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在一侧铰接的外盒及内盒,所述外盒与内盒分别固定于本体前、后段,所述外盒及内盒在铰接异侧端均设置凹口,横梁同时套设于两铰接件上的所述凹口处,将内盒与外盒固定。
所述内盒内腔中设置基座,所述基座具有中心孔,螺栓依次穿过弹簧、中心孔、横梁,螺栓前端连接于上盖。
所述横梁设置于上盖与基座之间,所述弹簧设置于螺栓与基座之间。
所述本体为自行车车架或自行车竖管。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折叠器在内盒与外盒上设置凹槽并通过横杆卡在该凹槽内,将内盒与外盒紧密固定在一起,安全度高;该折叠器内盒、外盒的本身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在内盒、外盒上端设置有上盖,不仅使雨水和尘土不易进入折叠器内部造成侵蚀,而且拉动该上该,即可使折叠器的内盒、外盒分离开,实现快速折叠的功能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器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关闭状态组合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开状态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折叠器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技术方案中折叠器是一种用在自行车的折叠器,折叠自行车的车架由两段构成,包括第一车架4、第二车架5,两段车架之间安装折叠器。
如图2-5,第二车架5一端固设有折叠器的内盒2,第一车架4一端固设有折叠器的外盒1,折叠器的内盒2设置有轴孔24,折叠器的外盒1设置有通孔13,轴孔24与轴孔13用轴杆6穿连铰接;上盖3、横梁10、弹簧9、螺栓8同轴串联套接在一起。内盒2内腔中设置基座21,该基座21具有中心孔211,上述螺栓8穿过该中心孔211连接于上盖3,例如螺栓8与上盖3用螺纹联接。该横梁10设置于上盖3与基座21之间,该弹簧9设置于螺栓8与基座21之间。所述内盒2上端设置有内盒凹口22,所述外盒1上端也设置有外盒凹口11,当外盒1与内盒2合拢时,外盒凹口11与内盒凹22的位置相互配合,该凹口为弧形、V型、U型或梯形均可。
轴杆6作为铰轴,其锁紧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轴杆6前端具有外螺纹,轴杆6穿过外盒及内盒后通过螺母锁住其前端;或者,如图4,轴杆6前端具有内螺纹,轴杆6穿过外盒及内盒后,在另一端通过对锁螺栓7锁紧。
所述内盒2外壁两侧为内盒平面25,外盒1扣合内盒2的内盒平面25的相对应位置内侧壁为外盒平面16,其目的是使折叠器打开或合拢时,减小摩擦力,更加顺畅,另外,使得折叠器扣合后,不会周向转动。所述凹口22设置于该内盒平面25上端,该轴孔24设置于该内盒平面25下侧位置。
横梁10在弹簧9的作用下,作相向轴杆6的运动,同时陷入外盒凹口11和内盒凹口22中,扣紧内盒2与外盒1。在自行车需要折叠时,施以力给上盖3,使其延轴线作相对于轴杆6远离的运动,以解除内盒2、外盒1的扣紧力,便可打开折叠器,实现自行车之折叠功能。
另一实施例中,该折叠器可用于自行车竖管位置,折叠器本身的结构同上述实施例,其区别在于,折叠器的内盒2与外盒1分别固定于竖管的上、下段上。
上述各实施例中折叠器的内盒2与外盒1的相对位置是可以置换的。
现有技术图中的部件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5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