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极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4034.1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飞;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阴极组装结构,属于铝电解生产用阴极炭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解槽生产的稳定性是经济指标好坏的直接原因,而电解槽稳定性主要由电磁场综合作用影响,其基本原理为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从铝液表面的振动看,垂直磁场与水平电流作用是其主要原因。现有的阴极组装结构一般都是将阴极炭块通过半石墨钢棒糊连接在阴极钢棒上,经试验观察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结构的阴极在工作时,很容易产生熔体水平电流,从而导致铝液表面的振动和降低阴极的工作效率。因此,现有的阴极组装结构的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时熔体水平电流较小、节能效果较好、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阴极组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阴极组装结构包括阴极炭块、阴极钢棒和半石墨钢棒糊层,半石墨钢棒糊设置在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之间,在阴极组装结构两端的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之间填充有耐火绝缘高温材料层 。
填充在阴极组装结构两端的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之间的耐火绝缘高温材料层的长度为20~80毫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阴极结构的基础上,在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连接的两端凹槽中填充耐火绝缘高温材料层。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经试验表明,能有效降低熔体水平电流,从而达到降低垂直磁场与水平电流共同作用的电磁力。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电解槽工作时的熔体振幅,增强流动稳定性作用,并能对降极距、形成规整炉膛、提高工作效率、降能耗、延长槽寿命等有较好的帮助。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时熔体水平电流较小、节能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阴极组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现有的阴极炭块1、阴极钢棒2和半石墨钢棒糊层3,按现有的方式将半石墨钢棒糊层3设置在阴极炭块1与阴极钢棒2之间,制作时,在阴极组装结构两端的阴极炭块1与阴极钢棒2之间按图1所示的长度a区域内填充上耐火绝缘高温材料层4,该耐火绝缘高温材料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耐火绝缘高温材料成品,将填充在阴极组装结构两端的阴极炭块1与阴极钢棒2之间的耐火绝缘高温材料层4的长度a控制在20~80毫米的范围内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