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升降机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1451.6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张水;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嘉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H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升降机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升降机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减速升降机结构,如图1所示,靠升降杆5与箱体1孔精密配合密封,几乎没有密封装置。这种结构的密封效果很差,只适用于润滑脂润滑,如果想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润滑油润滑, 油就会从升降杆5漏出。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763638Y,公告日2006年3月8日,公开了一种抽油机减速机密封装置,其结构特点是,橡胶圈的两端面开有环状的“U”型槽,橡胶圈的一侧内壁带有补偿带,压盖与橡胶圈的“U”型槽之间置有两个对等的半圆形压环。这种密封装置适用于工况比较恶劣的环境,但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密封装置使用润滑油就会漏油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减速升降机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速升降机密封装置,包括箱体、蜗轮,箱体顶部设有端盖,蜗轮设有蜗轮轴,蜗轮轴位于竖直方向,蜗轮轴中心螺纹孔内设有升降杆,蜗轮轴向下延伸出下台阶轴,箱体底部设有油封孔,下台阶轴与箱体油封孔之间设有骨架油封。
该技术方案的密封装置是一个骨架油封,因此与CN2763638Y相比,该密封装置结构简单。骨架油封设在蜗轮下台阶轴与箱体油封孔之间,隔绝了润滑油从箱体底部流往升降杆的通道,使箱体下半部得到了密封。正常情况下,油位低于注油口,注油口低于蜗轮轴上表面,升降杆竖直放置,因而箱体不会漏油。由于骨架油封是比较好的密封部件,因此密封效果较好。
作为进一步改进,蜗轮轴向上延伸出上台阶轴,端盖下部设有油封孔,上台阶轴与端盖油封孔之间设有骨架油封。这样箱体上部也得到了密封,减速升降机即使倾斜放置也不会漏油,密封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油封孔设在箱体内侧。可以减少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减速升降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减速升降机密封装置,参见附图2,包括箱体1、蜗轮2,箱体1顶部设有端盖3,蜗轮2设有蜗轮轴4,蜗轮轴4位于竖直方向,蜗轮轴4中心螺纹孔内设有升降杆5,蜗轮轴4向下延伸出下台阶轴6,箱体1底部设有油封孔7,下台阶轴6与箱体油封孔7之间设有骨架油封8。
使用时,升降杆5竖直放置,从注油口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约占箱体1容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由于骨架油封8设在蜗轮下台阶轴6与箱体油封孔7之间,隔绝了润滑油从箱体1底部流往升降杆5的通道,使箱体1下半部得到了密封,又由于油位低于蜗轮轴4上表面,润滑油也不会直接从蜗轮轴4上表面流入升降杆5,因而减速升降机不会漏油。
实施例2:另一种减速升降机密封装置,参见附图3,包括箱体1、蜗轮2,箱体1顶部设有端盖3,蜗轮2设有蜗轮轴4,蜗轮轴4位于竖直方向,蜗轮轴4中心螺纹孔内设有升降杆5,蜗轮轴4向下延伸出下台阶轴6,箱体1底部设有油封孔7,下台阶轴6与箱体油封孔7之间设有骨架油封8。蜗轮轴4向上延伸出上台阶轴9,端盖3下部设有油封孔10,上台阶轴9与端盖油封孔10之间设有骨架油封11。
使用时,从注油口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约占箱体1容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由于骨架油封8设在蜗轮下台阶轴6与箱体油封孔7之间,隔绝了润滑油从箱体1底部流往升降杆5的通道,使箱体1下半部得到了密封,又由于上台阶轴19与端盖油封孔10之间设有骨架油封11,这样箱体7上部也得到了密封,减速升降机即使倾斜放置或因高速运转引起油液飞溅也不会漏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嘉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嘉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