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8400.2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梅其建;金寿星;刘佐华;龙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星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04;H02B1/20;H02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金属 封闭 开关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式开关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对现有固定式开关设备结构的改进,属于固定式开关设备制作技术,适用于电压12kV及以下三相交流50Hz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接受和分配电能的户内成套配电装置,固定式开关设备主要用于发电厂、工矿企业配电以及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的受电、送电及电动机、变压器的控制与保护等。目前,现有的固定式开关设备,例如XGN2型固定式开关设备,为箱型固定式结构,普遍存在体积大、占地空间大的缺点,尤其是各隔室无各自泄压通道,一旦发生内部故障,容易危害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给出一种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这种新型的开关设备选用小型化真空断路器、小型化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和操作简单可靠的连锁机构,而且柜体结构采用敷铝锌板经双折边加工而成,不焊接,不变形,体积小,节省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具有结构新颖、体积小、检修安全、操作灵活、省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有一个柜体,其特点是柜体内设有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以及继电器仪表室,其中所述的母线室位于柜体后部上方;所述的断路器室位于柜体前中部,断路器室设有断路器室泄压通道;所述的电缆室位于柜体下部,电缆室内还设有电缆室泄压通道;所述的继电器仪表室位于柜体前部上方,所述的柜体前门设有视察窗。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母线室中的主母线通过分支母线与上隔离开关相连接,在母线穿越开关柜时,用穿墙套管固定,可限制事故蔓延到相邻柜的作用,并保障母线的机械强度。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柜体的出线端配有接地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体积小、参数适中,选用小型化真空断路器、小型化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操作简单可靠的连锁机构。
2.结构新颖、功能全。
3.柜体结构采用敷铝锌板经双折边加工而成,不焊接,不变形,体积小,节省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4.具有可靠的“五防”闭锁功能,前后门有强制的程序锁,进出线端配有接地开关,检修安全,操作灵活、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实施例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有一个柜体11,柜体11内设有母线室12、断路器室13、继电器仪表室2以及电缆室14,其中母线室12位于柜体11后部上方,主母线通过分支母线与上隔离开关相连接,在母线穿越开关柜时,用穿墙套管固定,可限制事故蔓延到相邻柜的作用,并保障母线的机械强度;断路器室13位于柜体11前中部,断路器6采用结构新、性能优异的VP18-12型系列真空断路器,VP18-12系列断路器本体与弹簧操动机构为一体化,减少了传动环节,提高了可靠性。断路器室还设有断路器室泄压通道3,若内部电弧发生时,开关柜内部气压升高,气体可通过断路器室泄压通道3将压力释放,以确保开关柜和操作人员安全;电缆室14位于柜体11下部,电缆固定在支架上,对于主电路接线为联络方案时,本室则为联络电缆室,架空出线另设附柜,电缆接头距地面500mm,电缆室14留有较大的空间,便于电缆头的制作、安装和监测,电缆室14内还设有电缆室泄压通道1,电缆室14、电缆沟之间采用橡胶封板,可以防止潮气和小动物通过电缆沟进入开关柜内;继电器仪表室2位于柜体11前部上方,内装继电器保护和计量仪表、转换开关、带电显示装置、信号灯以及其他控制、保护、信号设备;柜体11内还设有机械闭锁装置4,避雷器8和接地开关9,柜前门设有视察窗10,可以观察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图中标号5为高压旋转隔离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星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星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8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