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照明装置的投影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3678.0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0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基;黄韦豪;陈翼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3B21/14;G03B21/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照明 装置 投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照明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此照明装置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投影机为一种用以产生大尺寸画面的显示装置。投影机的成像原理是将光源模组所产生的照明光束藉由光阀转换成影像光束,再将影像光束通过镜头投射到荧幕或墙面上以形成影像。随着投影技术的进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投影机的使用已从商业用途逐渐拓展至家庭用途。
一般而言,投影机设有输入/输出介面,输入/输出介面具有开关与按键以供使用者操作,并提供用以输入或输出资料的连接器。在投影机的使用场合较为昏暗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者较难辨识开关、按键与连接器的位置,而使投影机在操作上较为不便。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编号TW200715033揭露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投影机,照明装置用以对投影机的连接介面进行照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投影机,用以对输入/输出介面进行照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投影机,包括主体、控制电路、输入/输出介面、总开关、发光开关及照明光源。主体具有侧面。控制电路配置于主体内。输入/输出介面配置于侧面。总开关配置于侧面且电连接于控制电路。发光开关配置于侧面且电连接于控制电路,其中总开关开启时透过控制电路以驱动发光开关发光。照明光源配置于侧面而邻近输入/输出介面,并电连接于控制电路,其中发光开关开启时透过控制电路以驱动照明光源发光。
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输出介面包括多个按键。
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输出介面包括多个连接器。
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开关包括:一透光开关,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其中该透光开关开启时,透过该控制电路以驱动该照明光源发光;以及一发光元件,配置于该透光开关内,其中当该总开关开启时,透过该控制电路以驱动该发光元件发光。
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照明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光源。
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在该侧面具有一凹槽,该凹槽具有平行该侧面的一底壁及垂直该侧面的一侧壁,该输入/输出介面配置于该底壁上,该照明光源配置于该侧壁上。
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具有多个侧壁,设置多个照明光源。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投影机在输入/输出介面所在的侧面设有总开关、发光开关及照明光源,照明光源邻近输入/输出介面。当使用者开启总开关时,发光开关会被驱动而发光,让使用者在昏暗的环境中辨识发光开关的位置。当使用者欲操作输入/输出介面时,可开启发光开关来驱动照明光源对输入/输出介面进行照明,以提升投影机之输入/输出介面在操作上的便利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投影机的方块图。
图3为图1的投影机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00:投影机
110:主体
112:侧面
114:凹槽
114a:底壁
114b、114c:侧壁
120:控制电路
130a、130b:输入/输出介面
132:连接器
134:按键
140:总开关
150:发光开关
152:透光开关
154:发光元件
160a、160b:照明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多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3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