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钓鱼用手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2427.0 | 申请日: | 201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铁军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钓鱼 用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钓鱼用手杆。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钓鱼用手杆是由多节可伸缩的杆体、连接在杆体前端的垂钓线和钓钩构成。由于杆体弹性较小,当使用该手杆钓鱼时,杆体容易因弯曲到极限而折断。
专利号为CN200420019501.6公开了一种内置弹性件的钓鱼竿,该鱼竿特殊之处是在鱼竿内腔沿杆长方向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一端固定在鱼竿后端、另一端穿出鱼竿且与标梢线连接。这种钓鱼竿的弹性件作为单独的一个承力连接件贯穿鱼竿,一旦遇到冲击力较大的大鱼,其弹性件会很快达到弹性极限,导致弹性件被拉断或丧失弹性,因此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护杆体和弹性件,弹性件不会被拉断或丧失弹性,使用寿命长的新型钓鱼用手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多节可伸缩的杆体,在杆体前端设有垂钓线和钓钩,在杆体内设有弹性件,在杆体后端设有卡位螺塞,其特殊之处是:垂钓线上端连接有弹性承力线,弹性承力线穿入杆体内且后端通过转环别针和拉线连接失手线挂圈,失手线挂圈卡在卡位螺塞的外面,在弹性承力线上靠近后端部设有一个松弛堆叠段,所述的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在弹性承力线的松弛堆叠段的两端,所述的松弛堆叠段的长度小于弹性件的最大极限长度。
上述的新型钓鱼用手杆,在杆体前端通过连接夹连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有支撑套环,在支撑杆前端设有转向环,所述的弹性承力线依次由支撑套环和转向环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弹性承力线穿入杆体内且后端通过转环别针和拉线连接失手线挂圈,失手线挂圈卡在卡位螺塞的外面,因此钓鱼时杆体不会直接承受拉力;由于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在弹性承力线的松弛堆叠段的两端,松弛堆叠段的长度小于弹性件的最大极限长度,因此松弛堆叠段能够保护弹性件在受力拉伸后不会超过拉伸极限,即使钓上大鱼时弹性件不会被拉断或丧失弹性,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杆体1,转环别针2,拉线3,卡位螺塞4,失手线挂圈5,弹性承力线6,松弛堆叠段601,支撑杆7,支撑套环8,转向环9,鱼漂10,垂钓线11,钓钩12,连接夹13,弹性件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新型钓鱼用手杆包括多节可伸缩的杆体1,在杆体1前端设有垂钓线11和钓钩12,在垂钓线11上设有鱼漂10,在杆体1内设有弹性件14,所述的弹性件14为胶皮或弹簧,在杆体1后端孔内安装有卡位螺塞4,垂钓线11上端连接有弹性承力线6,弹性承力线6穿入杆体1内且后端通过转环别针2和拉线3连接失手线挂圈5,失手线挂圈5卡在卡位螺塞4的外面,在弹性承力线6上靠近后端部设有一个松弛堆叠段601,所述的弹性件14两端分别连接在弹性承力线6的松弛堆叠段601的两端,所述的松弛堆叠段601的长度小于弹性件14的最大极限长度。在杆体1前端通过连接夹13连接固定有锥形支撑杆7,在支撑杆7上套装有支撑套环8,在支撑杆7前端插装有转向环9,所述的弹性承力线6依次由支撑套环8和转向环9穿过。所述的连接夹13是由二个夹板铰接而成,二个夹板的开口端通过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铁军,未经李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2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社交网络访问受信任的用户生成的内容
- 下一篇:聚乙二醇化的AβF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