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万向节轴承外圈的打底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9230.5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枝;秦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欧亚轴承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1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万向节 轴承 外圈 打底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向节轴承外圈制备过程中采用的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万向节轴承外圈的打底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万向节轴承外圈制备过程中采用的打底模具,其结构如图1所示,上模1伸入下模2时,下模2型腔21开口211处不封闭,因此,万向节轴承外圈的粗成品在此模具中进行打底的时候,该万向节轴承外圈粗成品的边壁易被从上、下模之间的间隙中挤出,导致万向节轴承外圈的边壁被挤长,致使边壁的刚性不够,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边壁裂开的现象;且由于边壁被挤长,导致在打底过程中难以控制该轴承外圈的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万向节轴承外圈方法中采用的打底模具,应用此模具对万向节轴承外圈粗成品进行打底,能有效保证该万向节轴承外圈粗成品的尺寸及边壁的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制备轴承外圈的打底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下模中开有型腔,上模下段可伸入下模中,所述上模呈阶梯状,且上模的最大直径大于型腔开口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该打底模具的材质为钨钢。
钨钢属于硬质合金,又称之为钨钛合金,硬度可以达到HRB89至95,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耐磨损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对万向节轴承外圈粗成品进行打底过程时,最终由于上模的最大直径大于型腔开口的直径,因此,在上模尽可能伸入下模后,上模与下模之间在型腔开口处封闭,因此,该粗成品边壁的变长趋势被上模所阻挡,从而粗成品的边壁未被挤长,保证了粗成品在打底时的尺寸;
2、由于粗成品的边壁未被挤长,也因此有效保证了粗成品边壁的刚性;
3、背景技术中,由于粗成品边壁被挤长,为保证尺寸,还需对该粗成品的边壁进行车削加工,削去部分边壁,以使其符合尺寸要求;而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打底,有效地保证了粗成品的尺寸,无需再对打底后的粗成品的边壁高度进行修整,因此,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打底模具的剖示图;
图2是实施例中打底模具的剖示图。
图中,1、上模,2、下模,21、型腔,21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制备万向节轴承外圈的打底模具,包括上模1与下模2,上模1由两个呈圆柱状的分模体11组成,两分模体11形成台阶状,且两分模体11的中轴线为同一直线。
下模2中开有与上模1配合的型腔21,上模1可伸入下模2中,且上模1的最大直径大于型腔21开口211的直径;且下模2的材质为钨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欧亚轴承配件厂,未经湖州欧亚轴承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卷簧机切刀摆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弯折冲头的快速冲压模具